更新时间:2018-07-29 20:05作者:王新老师
毛泽东作为天才的军事家,汲取了中国古代兵法和现代西方军事思想的营养,加上自己戎马生涯的实践总结,创有十大军事原则,而林聂3月10电却引出了毛泽东违反自己定的军事原则的两仗。
准确地讲,这两仗,一仗打了,一仗没打。
打了的那仗,按毛泽东的军事原则不该打;没打的那仗,按毛泽东的军事原则,该打。
绕不绕口,呵呵!
林彪是毛泽东的学生,捕捉战机当然是按毛泽东的原则标准的。
林彪发现黔军在打鼓新场(场就是集镇的意思)只有一个师力量薄弱,如战可轻松取胜。随着胜利而来的当然是缴获和补给。这是符合毛泽东:先打弱敌,即俗语所言的,柿子要捡软的捏。
但毛泽东此时却偏偏反对捏这个软柿子,而是转头让三军团敲硬核桃。这个硬核桃就是鲁班场的中央军周浑元部。周浑元在鲁班场有中央军三个师,战力远在黔军之上。
打周浑元,违背毛泽东两个军事原则:一是运动战,毛泽东强调在对强敌时,要避免和强敌打成阵地战,而是要努力打成运动战;二是,非到战略决战,避免过早打强敌。而无疑的,在红军周边的敌军中,周浑元部是最强的。毛泽东此前要求三军团制造假象,调动周部,让周“运动起来”,而周没有上当,反而在鲁班场修起了工事。
打这个强敌,运动战打不成了,打阵地战,还打不打?毛泽东的决策是:打!
中革军委会议,商讨打打鼓新场的问题。与会的20多人包括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周恩来等,总之,除毛泽东外一致主张打,毛坚决主张不打。为什么?毛的理由:1.打鼓新场在西南通往云南的要道上,现在打容易暴露我们要借道云南南下的意图;2.打鼓新场周边有危险的气息。
这就是高手、伟人的intuition,没有理由,没有证据,但能凭直觉嗅出危险的气息。当时,包括军委二局在内的各方面情报都没有发现周边有强敌,但毛泽东就是觉得不对劲,这块肥肉摆得太明显,不合理,不对头。但摆到桌面上,直觉是不能作为说服别人的决策依据的。
因此,会议不顾毛泽东的反对,决定打打鼓新场。毛泽东以辞去刚刚获得的前敌总指挥职位相威胁,结果全体代表一致接受了毛的辞职。
嗨,我这湖南人的暴脾气!毛泽东大怒而去。
回去想想,个人怨气、得失是小事,红军的命运、革命的前途是大事啊!毛泽东沉不住气了,叫上一名警卫员,打着马灯,在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5里的山路赶到周恩来住处,再次劝说周恩来。最终,周恩来被说服,继而周恩来说服中革军委,第二天给林聂答复不打打鼓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