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4 11:37作者:李一老师
一直没剖析过我和爸爸之间的情感。这么说有些唐突,因为当有人问起我和爸爸妈妈当中的谁比较好时,我总是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爸!”
小时候,幼儿园放学,印象中,爸爸因为工作所以来接我的次数很少,而每次来也不怎么和我说话,不陪我玩儿。有一次,我从幼儿园出来得晚了,他皱着眉头对我只有一句埋怨:“怎么这么半天才出来!”一路上,他一言不发,紧锁眉头。那时候,我有点儿怕他。不像妈妈来接我的时候,一路上欢歌笑语,好像说不完的话。
爸爸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他不大声的和人吵架,喜欢一个人生闷气,那种时刻,屋子里的空气都会跟着发闷,让人不能透气。
小时候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后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只和妈妈一个人说,有时候,妈妈会告诉爸爸,然后再把爸爸的想法转达给我。
2004年,一个冬天的夜里,爸爸胃穿孔,被救护车送到医院紧急动了手术。从手术室出来的爸爸,还沉睡在麻醉之中,身上插着很多管子,显得脆弱无比。
从那以后,爸爸就不再出去工作了,本来就怎么吃也不长胖的他,需要休息和调理。在家的时光,他变得温和了许多,不再像从前,工作打拼的时候总爱皱着眉。我们之间的对话也多了。
可以说,我身上99%的血液来自爸爸,我们太像了,唯一落下的,就是爸爸吃东西没有变胖的顾虑,我却没有遗传到。可惜了。
我们经常围绕各类社会话题互相沟通,很明显,我们的想法一致,总能达成共识,我们甚至可以你一言我一语的去共同说服别人。
可是,我们从不谈论我们自己。
长大以后,我总会想,我们之间的沟通从不涉及我们自己,就是因为,我们太像了。彼此间太熟悉对方。于是,回避对方的话题等于回避自己的;留给对方空间就是留给自己;不让对方尴尬形同不让自己尴尬。我们小心地保护对方,也保护着自己。
有时候,在游乐园或是什么公共场所,很羡慕那些爸爸带着小女儿一起玩儿的场景,还有电视里父亲和女儿谈心的画面。人们常说,父爱是默默无闻的,那么,我的父爱就是默默的平方,因为它更悄无声息,却在我心里潜得更深。
爸爸喜欢在我的胳膊上轻轻的咬一口,然后我假装不愿意把他的口水蹭回到他身上,他便抿着嘴乐;如果我亲他的脸,他会做陶醉状,嘴里直喊:“晕了,晕了。”;即便我已过第二个本命年,他仍然叫我“宝贝儿”;洗我有时候懒得洗的袜子;我哭的时候,会装作看不见不让我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