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28 21:19作者:三水老师
一个校址上建起来的,宽敞、舒适。
“村子周边的其他卫生室,条件也改善了不少,但也有少部分还亟待改善。”让邓前堆最高兴的是,如今他的工资已经从年收入1万元提升到了1.5万元,“涨了5000多块,够了!”
或许是收入得到改善的缘故,邓前堆萌生了让今年已满29岁儿子做接班人的念头。“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到沿海城市去打工,收入也差不多。但是,因为村卫生室人手紧,我还是决定让他回来帮忙。”这样,邓前堆把儿子叫回来后,送到了乡卫生院,进行了一年的培训。
因为担心儿子医术不够成熟,去年9月份,邓前堆四处打听,又把儿子送进了怒江州民族中专就读医学专业。“先让他学三年,如果有能力,能考进大专再继续深造,那就更好。”邓前堆充满期望地说,“学点真本事好,毕竟乡村医生水平低,业务能力薄弱也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学好了,才能更好地接我的班。”
烦恼
做了名人后会议多采访多
邓前堆最美“索道医生”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让他的生活繁忙了起来,每年要到全国各地开很多会议,还要接受媒体的多次采访。
“今年2月份,在家待了一个星期,但是其中有三天是在接受央视采访。”邓前堆说,去年全年,他真正能在村卫生室为老百姓看病的时间,可能只有半年。
做人大代表、党代表,邓前堆也很高兴,因为他可以以此反映基层百姓的心愿,尤其是可以反映和他一样做乡村医生的困难。“但是有时候,我也很困惑。例如去年在外面,经常就会接到乡亲们打来的电话。没办法,只能叫村卫生室另外一名医生过去。”
建议
呼吁让“乡村医生”老有所依
今年全国两会,邓前堆带来了和去年一样的建议:呼吁国家能够出台政策,能让和他一样的“乡村医生”老有所依。
“今年出发前,来自保山的多名50多岁的同行再次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够在全国两会上帮助呼吁解决养老问题。”同样就在去年,邓前堆到福贡县马吉乡去调研时,一位72岁老乡医的遭遇,让他感触颇深。
“老人72岁了,干了40多年的乡村医生。可是因为年纪大,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填写表格,最后只能退下来。”邓前堆说,退了之后就没有工资,只能依靠在沿海打工的儿子每个月寄来的500元钱生活。
据邓前堆调查,怒江州有260个村,设有260个村卫生室,有582名乡村医生。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乡村医生基本医疗和公共服务项目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基本处于全脱产的状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乡村医生身份不明、待遇水平低下,人均月工资仅1500元左右,其他的社会福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