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8 14:25作者:才子老师
腊月二十三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过小年在民间还盛行着“扫尘”的习俗,打扫屋子、清除晦气,拆洗被褥、衣服、裱墙、刷浆、写对联、洗抹桌椅等。辞旧迎新讲清洁、爱卫生的习俗,让家焕然一新。人们在忙着打扫卫生,筹备过年年货的同时,举国上下也洋溢着喜气洋洋辞旧迎新的气氛。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又称“大年三十”。“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除夕要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
大家常常说过年,那么究竟年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长时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上。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传说唐太宗时期,泾河龙王因为私降雨水犯了天条,玉皇大帝让唐太宗的宠臣魏征监斩泾河龙王。泾河龙王托梦向唐太宗求情,让唐太宗在行刑之时和魏征下棋,拖住魏征不让他监斩。但是魏征在和太宗下棋时打了个瞌睡,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夜里,泾河龙王的魂魄在唐太宗的寝宫外呼号,掷砖抛瓦,让唐太宗还命来。唐太宗夜不能寐,如此几日,终于患病,不能上朝理政。太医来诊,方知是鬼魅作祟所致。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二将请令,要在寝宫外守夜。从此,那鬼魅再无闹事,唐王病即愈。太宗大喜,遂封二将为门神。二将在门外夜夜守护,太宗于心不忍,命丹青巧匠绘二将之像贴于寝宫门外,从此民间唤为门神,常于新春之时绘像贴于门上。春节也有贴春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