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2 16:30作者:三水老师
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外出之人都要回家团聚。延安农村对春节极为重视,从上一年的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做“年茶饭”,置办“年货”、扫窑、糊坑围子。到年三十还要贴对联、年画、窗花,张灯结彩,更换新衣。
除夕,户户灯火通明。放爆竹,吃“团圆饭”,小辈向长辈敬酒、辞岁。大人们则要给娃娃“压岁钱”。是夜大家尽兴玩乐,通宵不眠,谓之“熬年”。午夜一过,鞭炮齐鸣,旧日习开始“迎喜神”,人们持灯掌烛,到就近庙宇争烧头炉香。事后,族人拜祖,然后邻里互相拜年。太阳出来前,全家还要吃“福饺子”。如果能吃到包在饺子里的铜钱,即认为谁在这年运气最佳。晌午时分,全村人都要集中在村头空地上,烧火祭天,称作“出行”,以祈祷人畜平安。
解放后,过年敬神之习俗已渐衰,灶爷、门神早被代之以年画、门画,磕头作揖更不多见。80年代电视机日益普及,近年来每逢春节,大都是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各种文艺节目,欢度佳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黎明倒垃圾,名日“送穷神”,是日饱食,谓之“填五穷”。
正月初六:俗称“过小年”,仅次于大年除夕。
正月十五:又称作“元宵节”,是夜灯火通明,城乡多有赛花灯、转“九曲”、放烟火以及秧歌、社火(包括腰鼓、龙灯、高跷、狮子、旱船、竹马等之类的文艺活动)。丰富多采,盛况空前,是传统的群众自发艺术节。
正月十六夜:当地有“跳火”习俗,家家院内打一堆篝火,从篝火而过,跳来跳去,最后抱着被子、枕头、大人抱着小孩一块跳,叫做“燎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