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18 19:53作者:才子老师
小时候的逛庙会,也渐渐在城市人的生活中减少,只有一些农村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民俗。但初二、初三回门,仍是河北人普遍遵守的规矩。
破五,是北方人比较注重的一天,这一天,妇女不许做针线活儿,早晨用喜庆的鞭炮宣告初五的到来。
现在初五也成了人们扭秧歌的日子,一到初五,城市的文化广场等地方,往往有秧歌比赛,其喜庆氛围,是一年中的极盛。这一天,休息的大人们都爱领着孩子到扭秧歌的地方凑凑热闹,喜庆气氛弥漫着整个城市。
衡水春节习俗
在衡水的民俗中,有些人家一进腊月便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随着春节的日渐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到了腊月二十三,年节的序幕就揭开了,这一天要“过小年”,家家户户要在晚间送灶---把贴了一年的灶王神?揭下来烧掉,然后再请一张新的灶王神?供除夕接灶王时贴用。
按照衡水民间旧俗,腊月二十四要扫房子,寓意扫去一年的尘秽,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把里里外外打扫一番,把习以为常的家居摆设换换位置,动动地方。室内合适的位置上贴上五颜六色的年画,大门上贴门神神像、春联,影壁墙上贴上福字。
过年的时候,人们把早已买来的神?年画在各自的位置上张贴妥当,神?下面秉烛焚香。人们在屋内对画着三代宗亲的祖宗图像叩头礼拜,以示不忘记祖先的养育,愿祖先佑护后人兴旺长远。人们在院子里对画着天地全神的图像焚香致礼,希冀在来年生活富裕平平安安。
年画发展的历史脉络
每过新年,民间的住室墙上,窗格、窗旁及火炕周围的壁面上,堂屋里的正壁上,临街跨院及住室的门上,迎门影壁上,甚至牲畜棚圈上都贴着五彩缤纷的年画。门画、炕画、窗画、中堂画、条屏画、灯方画……各色年画异彩纷呈,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烘托着节日的气氛。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季节气候与农业耕作有着密切联系。早在奴隶制夏朝时期,人们通过生产实践和观测天象,逐步掌握了四时交替的季节规律,历法从此开始发展,人们渐渐有了年的概念。每逢农业耕作有了收获,人们在一年之始必定要庆祝一番,从而出现了过年的风俗习惯。
年画起初的出现和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及祈福禳灾的愿望有关系。人们认为大自然中一些难以克服的灾难,是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为此他们就利用跳傩和燃点爆竹希望加以驱除。后来人们又认为户必有神,门户是居家出入必经的通道,对安全至关重要,于是有了门神的观念。人们开始把传说中的门神画在门上以禳灾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