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5 09:34作者:三水老师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付昌奎、邬志辉在2018年第3期《教育与经济》发表《教育扶贫政策执行何以偏差——基于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考量》一文提出,教育扶贫的独特价值日益得到正视,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政策效益却不相匹配。
通过借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对教育扶贫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政策目标分歧与偏离、执行机制分割与乏力、执行资源短缺与低效、执行角色模糊与冲突、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共存,加上变量要素的连锁效应,共同形塑了执行偏差,限制了执行效益。
偏差矫正的突破点在于,横向上整合职能部门权责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纵向上降低层级传递信息耗损、增进基层行政程序意识,同时,解除执行人员思维枷锁、强化贫困人口教育意愿并改善教育扶贫微观环境。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21日举行的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的“一村一园计划”获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个获奖的中国项目。
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由卡塔尔教育科学与社会发展基金会发起,是一个旨在鼓励和倡导世界范围内教育创新实践的国际性奖项,被国际主流媒体誉为“教育界的诺贝尔奖”。
当晚,颁奖典礼上播放了一则2分钟短片,介绍“一村一园计划”的进展和愿景。该项目源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山村幼儿园计划”,“一园”即指山村幼儿园。200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各方支持下,将山村幼儿园设在最基层的村一级单位,通过和县级政府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各村现有闲置资源,招募当地幼教志愿者,为偏远贫困村落3-6岁儿童提供低成本保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村庄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一村一园计划’瞄准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贫困及偏远农村困境儿童,有效填补了农村儿童义务教育前的教育空白,是缓解城乡儿童发展水平差距、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助推器,也是助力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重要抓手。”颁奖礼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表示,“一村一园计划”是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最好见证。这当中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有2800余名山村幼儿园志愿者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有项目捐助者和为项目提供知识支持的各国专家学者们的慷慨相助,更有各级政府的密切合作与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