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2 14:17作者:三水老师
“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主体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遏制‘去师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赵国祥说。
近几年,社会上追忆中师的文章日渐变多。从这些追忆文章中,记者发现,大家怀念的,除了百年中师在培养教师综合素质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外,最集中的还是中师的人才选拔机制上。
上世纪80年代,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使得当年在班里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被中等师范学校优先录取,成了准教师。而中等师范学校录取结束后,当地的普通高中才能在余下的毕业生中挑选生源。这项持续执行到1999年的政策,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扎根基层、训练有素的优秀教师。
如何使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黑龙江省鹤岗一中校长伍辉建议,把好师范生招生关,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院校的范围,将原有的6所部属师范大学推广应用为含17所省部共建的师范大学及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以扩大培养对象。
《意见》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并且明确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有学者认为,这其实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名牌大学甚至国内顶尖级的大学可以以各种形式做师范教育,包括办师范学院。
可以预见的是,教师培养体系必然要走向开放。未来,高水平综合大学进一步参与师范教育虽然对师范院校来说确实带来竞争和挑战,但也会倒逼师范院校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致力于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
“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应该走‘小而精’的路子,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办相关专业,如数学、物理专业强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开设培养中学数学、物理师资的师范类专业,也可以和当地师范大学合作培养,发挥各自的优势。”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认为,师范院校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也要开放办学,提升师范生培养精准度,按需培养,尤其是针对农村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补齐基础教育师资短板。
从制度上保障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近几年,公办教师辞职转做校外培训或下海创业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成了近年人们常常关注的一个“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