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4 10:10作者:才子老师
几乎任何一种工具的产生和运用,都会带来相应生活方式的重塑乃至社会文化的改变。在电视机兴起的时代,也有人把那些拿着遥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称为“沙发土豆”。但现在来看,“沙发土豆”并没有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辨识性的群体,或者说,电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就这个“前车之鉴”而言,我们似乎也没有必要对“手机依赖”抱以过多的担忧。
至少在看得见的未来,手机对生活的介入或只是越来越强,对此的最好态度,与其说是杞人忧天般的“怀疑”,不如思考到底怎样才是比较科学的、理想的与手机打交道的方式。
所以,一方面,不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所谓的“手机依赖”,特别是像学校对于学生使用手机,不能只拿着“手机依赖”这样的大词,将学生玩手机当成洪水猛兽,进行过度干预。另一方面,较之于泛泛而谈的讨论“手机依赖”,确立和完善一些手机使用的“规则”,如学生在课堂上到底能不能使用手机,如果能使用,又该如何使用之类,或许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