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3 20:32作者:王华老师
再来看第二个疑问。无可否认,由于资金、资源的限制,江西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并不算高,一些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笔者以为不能以对其他事物发展基础的思路来理解信息化,而所谓的“基础不厚”恰恰为江西在省级这样的高层面对教育信息化进行顶层谋划、整体设计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设备的迭代周期较短,基础不厚的地区、学校意味着更少的设备“负担”,而信息系统的“从无到有”往往比“先有后合”来得更加便利,后发地区、学校从而能够一步实现跨越,弭平与所谓信息化优势学校之间的差距。笔者所工作的上饶市的教育信息化推进经验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上饶市的经济还处在腾飞初期,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因此相对薄弱,但恰恰是因为无包袱、负担轻,在这一轮以几乎零成本和相对低门槛的“智慧校园”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反倒得以阔步迈进,从去年暑假开始试点到今年3月下旬已完成97%的中小学部署,这一成果甚至令许多信息化基础雄厚的兄弟城市羡慕不已。从上述实际不难看出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而言,低起点甚至零起点非但不是桎梏,处理得当相反可能成为省市两级政府统筹协调、整体布局的契机。
前不久,江西省委提出了“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在笔者看来,要将这十六字方针落到实处本质上靠人才,而要培养、吸引、凝聚人才关键在教育。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要用好“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首先要谋划教育;而教育信息化不啻是江西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引擎。实际上,推进教育信息化,困难的不是条件、不是环境,而是人的思想意识,正如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思想认识尚需深化”仍是当前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在省委、省政府这样的重视下,江西的教育信息化一定能推动江西教育实现“弯道超车”。(作者任友群,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挂职上饶市委常委、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