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9 20:44作者:才子老师
时光流逝,工作人员在变,学生也在变,考察对象从“60后”变成“95后”,但在学校历届党委的坚持下,历经30年的坚持、传承和发展,入党“公开答辩”已经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党建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
严峻考验体现在哪里?
从学生时代参加入党“公开答辩”,到工作后亲自把关学生答辩,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万胤婕说,入党“公开答辩”绝不是走形式,其严格程度不亚于学位论文答辩,几乎每年都有学生未通过入党“公开答辩”的情况。
入党“公开答辩”的公开、公正和民主,对发展对象来说,是最为严峻的考验。
一是成立答辩小组,小组成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代表组成;二是公示答辩人员名单;三是现场答辩,答辩人宣读入党答辩词、入党联系人介绍情况以及自由提问,以此考察答辩人的入党动机、现实表现和对党的认识情况;最后再由答辩小组综合答辩情况进行讨论并给出评价意见。
为此,各个学院都建立了完备的题库,如日前资环学院举行的入党“公开答辩”,就结合学校的校训“勤奋求实、励志明德”建立了8套题库供学生选择。客观题考察发展对象对党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主观题的考察则是多方面的,既有时政分析,也有平时的自身表现、专业发展等。
答辩中,入党积极分子、资环学院大二学生杨莹莹共回答了8道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并以92分的成绩通过答辩。她说:“这个特殊的答辩,督促我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如何加强入党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少数党员入党后,容易出现思想上放松要求、先进性发挥不够等问题,对此,华东理工大学从2001年起开展了面向全校学生党员的“述责答辩”。
按华东理工大学的规定,学生入党后,必须要在新生督导员、学风监督员、文明维护员等岗位上进行党性锻炼。学生党员每年要向同班同学汇报自己一年来履行党员责任、加强党性锻炼、践行党的宗旨、改正缺点和不足等情况,并接受同学的提问。
在“述责答辩”后,每名学生党员还要接受无记名的满意度测评。党组织及时将测评结果反馈给答辩人。在此基础上,学生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进一步整改提高的意见和措施。
以此为引领,华东理工大学逐步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机制,如守则规范、教育培训、行动计划、实践记录、民主生活、评优表彰等。这些机制贯穿了计划、实践、述责、测评、总结、表彰的整个流程,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几年,该校学生党员的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通讯员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