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04 09:32作者:才子老师
学龄前儿童的道德认识以“他律”为主,因此榜样示范法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儿童虽难以正确深刻地理解死亡,但可以利用省亲对儿童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省亲这一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提供了孝敬长辈的榜样。成人还可以告诉儿童孝敬长辈除了省亲还有其他很多方式。
表达对长辈的关爱。隔代抚养是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儿童享受着来自长辈的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然而关爱长辈的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奉养长辈是儿童能力所不及的,对儿童来说,孝敬长辈就是向长辈表达自己的关爱。所以,鼓励儿童把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表达出来,让父母或者长辈感受体验关爱,如亲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爷爷奶奶捶背等。
提高生命质量:健康教育踏青锻炼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这是白居易笔下的清明节景象,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阴阳协和思想和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道家思想认为,事物内部是阴阳互补,交互为用,不断循环的,如,人生于无形,死后归于无形。清明节恰好是这种阴阳协和思想的缩影,促人深省生命之永恒。
中国传统的养生思想同样蕴含在清明节中。清明节中的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都饱含着人们对健康生命的渴望。这与生命教育中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不谋而合。
踏青寻春。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因此,清明也是生命成长的最佳时节。这时,可以组织儿童踏青,观察春天中的生机,如让儿童感受春风,寻找树芽,发现花开等。
组织锻炼。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禁寒食禁火,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幼儿园可组织儿童进行荡秋千、放风筝等户外亲子活动,增强儿童体质,促进亲子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
促进生命与文化的共生:参与活动传承文化
哈佛大学罗德福教授(Rogoff)认为,“文化活动本身由于人的代际传递而发展,每一代人在与其他人进行社会文化活动时,会运用和拓展从上代人那里继承的文化工具和惯例,人通过共同运用文化工具和惯例而发展,同时人也促使了文化工具、文化惯例以及文化机构的转变。”也就是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其所生活的文化背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