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0 09:06作者:王新老师
“现在的高等教育有‘均质化’的趋势,许多专科学校想要努力升成本科,本科学校又想建成综合性大学。这样一来,大多数高校都在用同一模式培养学生,造成了许多‘过剩’的专业。与此同时,许多有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蓝领职位却没人去。”张凤阳委员说。
对于这一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张凤阳委员直言,“当教育部门用同样的指标、没有区隔地对所有类型的高校进行考核时,就会逼得一些校长走‘专科升本科’、一窝蜂地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路子。”
对此,他提出建议,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价要多元化。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他看到了一些改变的趋势和做法。“2014年,上海率先进行试验,开始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与学科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张凤阳委员希望这样的政策,未来能够在更大范围推广。
马敏委员则认为,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眼下最急迫、也可能是见效最快的方法是,架起连接供需两端的桥梁。
近两年,他到地方基层调研,发现各地最需要的是“音体美”教师以及学前教育教师,于是这两年,华中师范大学开始大力加强这几个方向教师人才的培养。“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不亲自下去考察,就无法了解这个需求。虽然现在市场上存在一些商业招聘网站,但依然无法解决高校专业与用人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马敏委员建议:“如果政府牵头,利用大数据搭建一个供需平台,让各高校、系、专业能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对口需求,那么大学培养人才时,就能在市场导向下更有针对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