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9 09:51作者:李天扬老师
第一,加强农村教育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就是解决所谓“三农”问题的一个战略举措。
第二,加强农村教育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实现公平教育,首先要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必须加强农村教育。
汪明: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建成小康。如果按到202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60%左右计算,届时仍有40%的全国总人口,也就是5亿多人在农村生活和居住。这个庞大群体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对于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
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发展农村教育是根本。发展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手段,对于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农村人口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的转化,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农村教育是否“小康”达标要看五方面
记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农村教育该是什么样的?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衡量?请给我们描绘一下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图景。
马敏:小康社会下的农村教育,应该是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发展高质量、多元化的农村学校,使农村学校成为“三个中心”,即乡村教育中心、乡村文化中心、乡村信息传播中心。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农村人口各方面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都得到普遍提升。
农村教育是不是搞好了,是不是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我觉得有5个方面很重要。
一是农村教育要实现多样化发展。所谓多样化发展,就是不管是教学点、村小、中心学校、乡镇学校,都属于农村教育的体系,都要达到国家办学的硬件标准,同时要在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基础上,达到国家要求的教学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和城市是一样的。各种类型的学校都能够因地制宜地在乡土办好学。
二是乡村学校教师的待遇要有大幅度提升。据我们了解,现在乡村教师待遇普遍有所提高,但是还要继续不断提高,而不是过多强调教师要奉献、要牺牲。越是艰苦的地方,教师待遇越要提高。
三是农村家庭对农村教育的满意度要提高。现在随着父母进城打工,出现大量“儿童移民”。我们应该让农村的孩子在家乡也能受到很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