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9 09:03作者:三水老师
方连英说,在她农村老家,乡村医生除了给当地村民看病开药之外,还承担了很多基本医疗和公共服务项目的工作任务,打预防针就是其中一项。“很多村子很远,上门打针,因山高路陡,单边就需花费半天时间。”方连英说,“很多时候,晚上打完针,已经是深夜了。因为路途遥远,就只能睡在农户家里。”
尽管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像方连英一样的乡村基层医疗工作者,每月只能拿到1000出头的工资。
还有一个问题,让方连英很头疼。“如今随着医改的进行,很多基本药物都不能用了。但是取而代之的药品,要么很难买,要么价格贵。”
方连英说,如今政府已经有了把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的政策,但是前提是必须有执业资格证。“在边远农村,持证的医务人员仅为三分之一。这也就是说,有很多人根本享受不了这个政策。”
“虽然没有写成建议,但是在发言时,我要反映这些问题。”方连英期望,通过反映能够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真正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
“乡村医生养老什么时候有保障”
王瑞淦每天都会打开电视看新闻,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消息。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乡村医生,如今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养老是否有保障。“盼着政府能早点有政策。”他说。
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从王瑞淦的诊所向外望去,是连绵起伏的沂蒙山。两年前,本报记者就曾到此走访,这间租赁的简陋诊室也是王瑞淦的家,大间被当做客厅兼诊室,一张没有上过漆的小圆桌,几把自制的小木凳,加上一排破旧的老式沙发,就是客厅全部的家具。如今两年过去,此景依旧,只是租金又涨了500元。
前些年,王瑞淦生了场大病,得了脑梗塞,治病花去1万元的医药费。有两年时间,他不能行医,生活彻底陷入困顿。“最穷的时候,我身上连买馒头的1元钱都掏不出来。”说起这件事,王瑞淦心酸不已。虽然已是年迈体衰,且大病未愈,但王瑞淦不敢闲下来,否则他和老伴的下顿饭就不知在哪里。
得了脑梗塞后,虽经治疗有所恢复,但王瑞淦半个身子还是不太灵便,脑子也不如以前好使了,给病人打针已有些困难,来找他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少。今年3月3日上午,他的诊所只来了一个病人。一天下来,王瑞淦的收入不过几元,再加上村里给低保户每个月发的80元补助,他和老伴勉强度日。
王瑞淦珍藏着他曾经的荣誉:1990年,被省卫生厅评为计划免疫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1997年,被省卫生厅评为省优秀乡村医生……看着这些鲜艳的证书,王瑞淦更加感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