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11 07:23作者:王华老师
长岭县教育局还积极支持鼓励各大学区走出去,与省内名优学校联谊结对,加强省内强强联动。如长岭二中与东北师大联谊开展教研活动,流水中心校与长春市南关区的4所学校建立起发展协作关系,并带动各自学区内的成员校加入联谊行列。实验小学大学区与长春市树勋小学几年来始终保持教学互访,今年,实验小学大学区班主任已分期分批到树勋小学进行轮训。
优质资源共享视野变宽了学校变强了
大学区改革的另一个显著效果是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盘活了,培训资源、教师资源、信息资源真正实现了共享。
大学区内各成员校的硬件资源,如各类功能室、文体器材等可无偿共用共享,一些综合实力强的学校还主动为薄弱学校、村小提供各种硬件设施建设的捐助和援助。教师资源也实现了共享,学区内教师代培、跨校兼课、学区内送课等方式成为教研常态。信息资源共享则大大提高了学区内学校的备课质量和效率。如县实验小学将本校各年级电子教案供成员校选用,长岭二小一次性拿了8个U盘去基地校长岭一小拷贝各种教学管理课件。
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大学区使教师的社交范围扩大、视野变宽,教师参与科研和教学改革的热情增强,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意识与能力也随之增强,教师群体职业自豪感增强,一种全新的学区教研文化正在形成。
2014年,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长岭教育信息中心,全县中小学实现宽带联网,大学区的各项改革信息、学校动态、教师观点都能得到及时展示,进一步推动了大学区的交流和融合。
回顾5年来大学区模式改革,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把工作导向、包校导引、典型导航做成新常态,深受各大学区欢迎和尊重。实施大学区改革以来,县教师进修学校业务人员每年下乡超百天,听课超百节,包校人员每人每年都重点跟踪指导1至2名薄弱教师成长。各大学区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赶时髦,对无实效的活动敢于叫停,切实把好了实效关、深化关和特色关,使大学区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扎实有序地推进。
5年大学区改革,长岭县的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开放、融合、共享的教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而基于“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的探索,显然已经突破了现有教育体制下县域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找到了一条做强做精的发展路径。(中国教师报记者刘婷康秋菊通讯员孟祥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