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12 08:04作者:王华老师
走访中,不少校长、老师反映,因为晋高级职称名额太紧,很多老师评了一级职称之后,觉得"没了盼头",干活变得消极怠惰,挫伤积极性.
暗中"保驾护航"成风只要交评审费论文就有奖
在湖南株洲中学老师小铭看来,职称评定有公平的外衣和失衡的"里子"."对年轻老师来说,职称评定准备的资料一大堆,看起来好像更公平公正了,实际上还是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来决定,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
一线老师的直观感受,在职称评审专家的"吐槽"中得到验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他曾多年担任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评委,并任评审组组长,"职称评定,行政力量的水太深了."
这位专家透露,在材料审核的评委会上,哪些人优先保证,甚至哪些人通过初审,都有行政因素,"职称评定成为一种拉关系、走后门的温床.表面上是报送材料集体研究,实际上,最后评上的人,都有人暗中‘保驾护航’."
"评委组组长经常都是行政领导,比如教育局的局长、副局长,这些领导不主抓业务,离开教学一线多年,当组长有什么必要?"湖南一位教师职称评定评委不解,过去这类"打招呼走后门"的事例使评委不堪其扰,所以现在全面推行职称评定改革,"是非常好的,顺应了老师们的期待."
此次职称评定改革提出要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态度.这一指导意见得到了评委专家们的认可.
"论文的确不宜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标准,因为它的刊发现在越来越没含金量,各个部门、学会、杂志都搞论文评比,报上去,只要交评审费就有奖."
不少业内人士呼吁,中小学教师论文评审渠道需要规范,尤其要警惕把论文作为敛财收费手段的行为."有些地方,评一篇论文50块钱,一个县交一千篇就是五万块钱.每个交了论文的都发个证书,过去一些教育协会,很多都有这问题,使论文没含金量."
事实上,在此背景下,此次改革的方向之一,是重视教学一线的实际业务、师德素养,淡化论文指标.
改革试点,不能只是"多了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