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2 10:57作者:王新老师
家长要避免过度保护,打有准备的“仗”。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或者说是天赋,不要扼杀孩子的这种天性,剥夺孩子玩的权利,而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导。家长应放宽心,帮助孩子掌握在户外活动中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让孩子深刻理解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家长在日常活动中可以适时让他们体验一些“痛苦”,如在孩子划伤、摔伤时,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应急箱在哪里,怎样使用碘酒、纱布、创可贴等应急物品。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家长还可以组织孩子做“危险藏在哪里”的游戏,让孩子找出家里或是所在小区的哪些地方存在危险,让孩子平时在这些地方玩耍的时候,更加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父母要放开手,大胆让孩子自己探索,不要怕他们会受伤,要知道一次受伤会避免将来更多的受伤。
创造契机,练习自我保护技能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在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技能的时候,我们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孩子能直接练习各种切实可行而又实用的自我保护技能,使其不会变成“纸上谈兵”。
暑假是食物中毒事件高发期,夏季一到,家里的食物很容易发生霉变,家长在发现时,可以借此机会教孩子辨别食物是否发生了霉变,同时引导孩子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日期,以免误食变质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
晴朗酷热的天气里,出行时要谨防发生窒息事件。日前,广东有一则报道:一个5岁孩子跑到一辆车上玩耍,被粗心的家长锁在车内,孩子在车内无法打开车门,三小时后闷死在车内。对于这类事件,美国一些州已有明文规定,不许把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单独留在车里。父母触犯这条法规,可能被关入监狱,或者失去监护权。国内虽不至如此,但对于孩子的安全不可掉以轻心。面对此类问题,家长在开车时可以寻找机会让孩子尝试使用车门开关,并教孩子求救技巧。如果是电子锁的车,或者孩子太小无法打开车门,可以告诉孩子按车喇叭,引起路人注意,以便施救。
此外,出门在外遇到雷暴天气时,不要在空旷场地打伞,不要把羽毛球拍、潮湿的棍棒等扛在肩上;在积水中行走,要观察路面,防止跌入下水井或洞中;大风来临时,不要到户外行走,不要走在树木及电线杆等物体下。对于这些安全知识,家长和孩子可以模拟情境做一些游戏,让孩子获得相关的体验,增强危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