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3 00:30作者:三水老师
日本教育经费的支出,占国民经济和财政支出的比例之大,世界驰名。在所谓“教育立国”的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社会团体对办教育是不惜花费金钱的。他们认为:“只有救育投资才是最好的投盗”。根据统计:从明治十四年(一八八一年)到昭和四十年(一九六五年),八十四年间日本的国家和地方教育经费合计共增长了十六万倍。当然,这中间有极大的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内。如果去掉通货膨胀的因素,单纯以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实质额计算,八个四年间,实际上增长了一百四十六倍。平均每年增十一点七倍。如果把国家和地方分别计算,则国家经费增长了七百一十八倍(因国家经费原基数小故增长倍数高),平均每年增长八点五倍。地方经费增长八十一倍,平均每年增长近一倍。从发展的阶段来看,明治初期到中期,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只相当于地方教育经费支出的九分之一。也就是说,当时负担教育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承当,它是中央经费的九倍。到了大正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央与地方责担教育经费为)1:6,中央经费相当于地方的六分之一。到了昭和五年(一九三0年)中央与地方的比例为1:2,中央为地方的三分之一。到了昭和十五年(一九四O年),中央与地方经费的比例为7:10,中央教育经费是地方的百分之七十。到了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中央经费一跃而为地方经费的二倍。从此以后,日本实现了以中央经费为主体来负担国民公共教育(包括普及义务教育的费用。从而使日本的普及义务教育得到了稳步而迅速的发展。
日本教育经费的逐年大幅度增长,是日本普及义务教育得以顺利成功的又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这个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是绝对不能成功的。然而,日本在普及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分配上,也走过一个曲析的弯路,这中间有着一定的经验教训。明治初期至中期,当时是维新伊始,百废俱兴,百业待举,国家财力有限。尽管明治政府的当权者们,口头上高喊“普及教育”,“全民皆学”,但是由于财政匮乏,政府掌不出很多的钱办国民义务教育。《学制》实施后,教育经费的使用重点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每年分配给普通教育的经费总数仅有三十万元至七十万元,六岁到十三岁的学龄儿童;每个人只分摊到九厘钱”。(见《日本教育的现代化》第29页),简直是象征性的经费。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把普及教育的经费负担交给了地方负责。当时地方的经济还很落后,财政也很弱,于是就把教育经费的一大部分负担,转嫁给学生家长。形成“谁上学谁拿钱”。让家长拿出高额学费和各种教育杂费,有时还有摊派性的教育捐款,弄得人民叫苦连天。这样使普及教育的经费,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柱,形成了有名无实。造成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很低,流动率很大,巩固率很差的特点,这是一大教训。
如前所述,明治初期的普及教育虽然带有强制性,但由于不是免费妁的义务教育,学生家长负担不起高额学杂费,造成了一年级注册入学率比较高,以后逐年减少,到了毕业年级则所余无几了。也就是说注册入学率和实质入学率,二者中间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实施学制后的翌年(一八七三年),学龄儿童的注册入学率是百分之二十八点一,而际入学只有百分之二十点四;到了一八七八年,学龄儿童入学率算是超过了百分之四十;而实际入学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九;到一八八三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号称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但实际上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点二,然而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一九OO年则情况大不相同了。当年的学龄儿童实际入学率就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点八。而时隔四年之后的一九0四年,儿童实际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三四,年时间增长了百分之十五。一九O七年进一步实施免费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后,国家和地方教育经费都有所增加,因此,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也增长的较快。四年后的一九一一年,儿童实际入学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从根本上制止了学生的流动。所以免费教育同不免费大不一样,只有免费的义务教育才都够成为真正的义务教育,也就是日本普及教育的最终结论;也是它的重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