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8 17:26作者:三水老师
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内中医药学界的几位专家、学者,听他们谈论今年此项诺奖和青蒿素带给中国传统医学的启发。
中草药当年抗疟团队锁定的研究方向
10月8日,屠呦呦在中国科协为她获诺奖举行的祝贺座谈会上,这样详述自己发现青蒿素的历程: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道理很简单,就是青蒿一把,加水研磨一下,压出来的水喝下去。一般中药都是用水煎,这个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我想可能有温度破坏的问题,还有药用部位、品种、采收季节的问题,更多的是提取方法的问题。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的办公电脑内,记者看到了《肘后备急方》中关于如何治疟的文字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这一记载,只是提到的不仅有青蒿,还有黄花蒿,并要新鲜的或阴干后研成粉。清朝韩善徵所著《疟疾论》(1897年刊行)在当时辑述较为全面,在列出的31个今方中,2个提及青蒿汤药。
用青蒿治疗疟疾,不仅见于古代中医药典籍,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民间也有使用记录。这为当时各地的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向。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长强当年曾随老师魏振兴参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虽然古代医学书籍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相关记载,但各地中医使用数种不同的蒿草入药。从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20世纪下叶的医学书籍中,青蒿(又名香蒿)一直被尊为正品,还有些古书提到热水煮蒿治疗疟疾,这种不精确和不可靠的记载妨碍了当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1972年底,北京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发现青蒿的粗提取物有边缘抗疟作用,但前景不看好,一度停止了对青蒿的研究。当时科学家通过对各种蒿属植物进行研究发现,在青蒿、黄花蒿、牡蒿、茵陈蒿、小花蒿中,只有黄花蒿含有青蒿素。郭长强说。
但不管怎样,当年抗疟团队还是将研究方向锁定为中草药。
那么,著有《肘后备急方》的葛洪又是何许人?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国医学史展厅里,记者竟然很容易见到了他东晋葛洪的画像一直在那里,并有配文:葛洪(26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是道教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医药学家和炼丹家。在长期的炼丹实践中,他细致观察,积累了很多原始化学知识,对古代化学和制药化学均有重要贡献。
对于葛洪,张其成认为他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相关记载显示,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是其代表作。该书分内、外两篇,其中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传统医药学积累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