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7 19:41作者:才子老师
政治部主任与政治委员
周恩来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刘少奇曾担任新四军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与政治委员两者之间有区别吗?
其实,尽管两者的设立都是依据我国军队所实行的政治工作制度,然而,它们不但在职权范围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就其产生的背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言,也是迥然不同的。
要弄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就必须对政治工作制度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我国,政治工作制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设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设政治教导员;连和相当于连的单位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设政治指导员;团一级的机关、部门根据需要设政治协理员;基层单位还建有共青团支部和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
那么何谓政治委员,何谓政治机关呢?
政治委员又简称政委,是苏联等国家军队中负责政治工作的人员。在解放军中,指团以上部队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首长,对部队的工作共同负责。通常是同级党的委员会日常工作的主持者。根据需要在独立执行任务的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也设立政治委员。有时地方单位也有设政委。
政治机关是苏联等国家在军队设置的从事政治工作的机构。在人民解放军中,它是在同级党委员会、政治委员领导下和上级政治机关指导下,组织进行政治工作的。团和相当于团一级单位的政治机关是政治处,旅以上部队和相当于旅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是政治部,其负责人分别为政治处主任和政治部主任。全军最高政治机关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属于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各级政治机关以及进行政治工作的人员,均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进行工作。
由此可见,政治部主任的职权范围要远小于同级的政委:前者不属于部队的首长,而仅仅是分管政治工作的负责人,并要接受后者的领导。而在营以下部队和相当于营以下单位,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实际上就身兼双重职能,同时起到相当于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的作用。
在我国,政治部主任的出现要早于政治委员。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仿效苏联红军,在黄埔学生军以及后来的国民革命军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设立政治部主任,目的主要是解决革命依靠什么力量的问题:是依靠军阀,还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此前,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两次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都相继失败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所依靠的军事力量(主要为新军),其军人的思想觉悟普遍较低,结果均不可避免地沦为军阀、政客(如黎元洪、谭延闓、陆荣廷、唐继尧等)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部分老革命党人(如陈炯明)在掌握军队后,也蜕变成为反动军阀,造成孙中山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高素质的革命军队,成为当时国共两党的共识。
政治委员则出现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目的是解决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同时,由于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所以,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就必须首先掌握军队。从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开始,党逐步确立起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政治委员制度随之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