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6 15:14作者:王新老师
这些交易究竟为什么发生?其主要决策者是否如外界所说在被动或主动执行金道铭的“旨意”?这些“上面的意思”通过何种方式传达?本报记者曾分别联系贺桂元、李晋文和兰花科创董秘王立印,三人皆不做任何回应。 2009年兰花集团和胡昕的两起奇异“合作”决策时,董事会成员有11名,记者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和间接地接触到了其中两名和一名会场记录服务人员,他们向记者回忆了两起交易。 强行入股玉溪矿 兰花集团和山西其他大型国有煤企相比有一个突出特点:没有后备资源。当上世纪末各大国有煤矿因资源减少而由政府配给后备资源的时候,兰花集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因煤价长期低迷,兰花不看好煤炭产业,它决定逐步放弃煤炭,转向化工、新能源等其他产业——1998年上市的股份公司定名为“兰花科创”,就体现了集团公司当时的这一思路。因此,兰花没有接受当时的后备煤炭资源。 2002年之后,煤价逐步回升,继而暴涨,煤炭行业炙手可热,兰花再想介入时,优良资源已经被市场瓜分殆尽。 兰花集团对优质煤炭资源的渴求程度可想而知。而玉溪煤矿,正是这样一块罕见的“宝贝疙瘩”。 玉溪煤矿位于山西沁水县胡底乡,正在兰花传统“势力范围”内。该矿经一次扩界后面积达30平方公里,3号优质化工煤储量达到2.5亿吨,设计年生产能力240万吨。 在全山西范围内,都是可以和大宁金海、亚美大宁等矿相媲美的优质资源。 兰花集团能拥有玉溪矿,得益于莒山煤矿有限公司的及早动手。莒山煤矿是兰花集团下属的主力煤矿,但也是资源存量最紧张的一个矿。在兰花提倡脱离煤炭向高科技转型的1999年,莒山矿就派出一队人去附近找接替矿井,到2001年,玉溪矿基本确定归给莒山,但没有建设。2004年,煤价飞涨,兰花科创以负担大部分资源价款的方式参与投资建设,代替莒山矿成为玉溪煤矿的大股东。此后,玉溪矿一度成为兰花科创的一只“吸金法宝”。 2009年底,玉溪矿井已经打到400米,开始见煤。一只“金凤凰”呼之欲出。这时,胡昕出现了。 2009年9月14日,胡祥俊出资2100万元,另一股东刘军出资900万元,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北京新得元盛投资有限公司”。 同年12月30日,兰花科创召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要求董事们对玉溪煤矿“引进北京新得元盛投资公司为玉溪煤矿的新股东,持股比例为20%,原股东同时增资”一事进行表决。本报记者联系到的前述当事人回忆,这次会议引发的是一场严重的争吵,有的董事最后甚至直接走掉,不在公司餐会上吃饭。 据当事者回忆,会上贺桂元提出议案之后就遭到质疑:为什么要引入这个北京公司?贺桂元没说与金道铭有关,而是告诉与会者,此人有相关领导亲属的背景,因为玉溪煤矿将来办采矿证要人家帮忙。董事们马上提出:玉溪矿是严格按规程走过来的正规煤矿,矿产证本来就应该批,为什么需要“打点”?即使真要托领导“帮忙”,我们公司宁愿白给他3000万元,也不要他来“入股”。最终这个议题没有通过。 接着,贺桂元没有出示评估报告,直接宣称现在煤矿价值是4亿元,董事成员分成了两派,过半成员不同意这么拿现成的煤矿送人。据当事者回忆,当时的话题主要是:兰花是一个缺少资源的公司,多年来到处找矿、找项目吃尽苦头,在重庆太阳能赔进去一个多亿,现在守着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要送别人股份?如果要增资扩股,理应先由内部人选择,如果说“煤矿值4个多亿,拿八九千万就能占20%”,有董事提出自己愿以10倍的价钱购买相同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