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9 10:26作者:王华老师
生存艰难,导游流失严重
女导游种种不恰当的执业行为,可谓证据确凿。是什么原因导致导游群体如此重视乃至依赖旅游购物?在频发的冲突中,导游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一颇具争议的职业群体,真实生存现状究竟如何?
我干了十几年导游,如今却在考虑要不要干下去。张家界导游李春霞告诉记者,艰难的职业生存现状,让她和身边的许多同事萌生退意,主动或被动地面临着转行或歇业。
记者走访调研发现,多家旅行社管理人员皆称公司人员流失严重。三亚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雪琴介绍,近两年海南大量导游流向东南亚地区。2009年,我们公司有400多位专职导游,如今只剩16人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份曾经令人羡慕的职业吸引力越来越小,甚至连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也留不住了呢?淡季有的导游一个月没有一个团,就没有一分钱收入。安徽黄山市导游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导游胡惠萍告诉记者,现在绝大部分导游都是拿计时工资,没有底薪也没有保险,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还有导游告诉记者,90%以上的同行没有基本工资,只有约半数有带团补贴,绝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费。
胡惠萍介绍,以国内旅行团为例,黄山带团薪资大约是200元一天,平均下来导游一个月大约三到四个团,年收入大概一万五到两万块钱。她告诉记者,过去购物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出台之后,这一块的收入几乎全被砍掉,但基本工资、薪酬底线几乎没有进行相应调整。
除了工资低,缺乏基本的保障,也是让许多人离开这个行业的原因。旅游大巴侧翻、肢体矛盾冲突等频发,导游渐成高危职业,然而,相关保险制度却并没有跟上。
张家界导游蔡妮娅认为,这是一份没有安全感的高危职业。现在导游在工作过程中出了事,基本是靠行业协会募捐,没有什么人保护我们。
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行业内一些大型旅游企业会给导游提供基本的意外伤害保险,但小公司导游、兼职导游等群体大多缺乏基本保险。
总说游客是弱势群体,其实旅行社和导游也是弱势群体。采访中,绝大部分导游都向记者表达了缺乏职业尊严、游客过度维权、监管部门处理偏颇带来的委屈。
女导游骂游客 当反思旅游运作模式
不满意游客消费低,云南一导游大发雷霆,大骂游客的道德、良心在哪里,昨日这一视频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随后记者从旅游部门了解到,旅游部门已经安排人手调查处理,将严肃查处导游及所涉旅行社的行为。(中国青年网5月2日)
导游因为游客不消费,大骂游客良心何在,这让人看了生气。但是,我们在生气的同时,要反思一下导游为什么会如此,更应该反思目前的旅游运作模式。
在很多地方,导游好像没有固定工资,接了团,就有钱,不接就要挨饿。而且,导游的收入,直接和游客的购物挂钩。遇到购物团,可能会大赚一笔;碰见纯游团,几天不仅不忙,还可能倒搭钱。作为一个导游,上有老下有小,情急之下说出这些话,不可容忍,但可理解。
谈云南这位导游事件,不能离开全国旅游的大环境。旅游是一个一本万利的行当,一次性投资基本可以多年受益。这些年来,有自然风景的,随手圈起来,弄个大门就开始卖票。没有自然风光的,就杜撰人文景观,稍微盖个亭子、弄个仿古建筑,自称某某古人的家乡。在这样的景区氛围下,全国到处都成了旅游景区,如何争取游客资源就成了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