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8 18:59作者:王新老师
产能利用率是按照设计产能测算,如考虑技术进步、配套条件的改善等因素,实际产能远远超过设计能力。李新创表示,困境之中,还有很多企业受非市场因素制约在勉强维持生产,以市场化角度,当前利用率应在更低水平。据估算,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过剩总规模逾2亿吨,相当于日美总规模,约涉及投资7000亿元、员工40万人。
化解过剩产能,行业才有出路。今年5月,工信部提出2016年淘汰炼铁能力1900万吨、炼钢能力2870万吨的目标。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银行对信贷系统的收紧,已有一部分环保有欠账、资金周转不畅、负债较高、亏损严重的钢铁企业面临着被淘汰或被关停的命运。
化解过剩产能势必意味着部分企业将被淘汰。对钢企来说,寻机遇、谋自救才是关键。
技术创新是重新获得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中钢协会长、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认为,目前钢铁业面临的困境一是资源和环境的紧约束,二是结构失衡,三是产能过剩,这三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他看来,钢铁业即将迎来技术创新的黄金时代,首先是依靠技术创新拓展钢铁材料新的应用领域,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其次是依靠科技创新解决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高消耗、高排放。
这样的思路已被不少大中型钢铁企业付诸实践。武钢开发经济炼钢技术,通过工艺改进,充分利用上炉末期炉渣,降低转炉熔剂消耗,2013年一季度就降低成本近3619万元。首钢实现了高档汽车板的应用和出口,同时完成了0.27毫米和0.3毫米取向硅钢全系列产品的研发,依托新技术新产品,上半年首钢京唐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调整产业和投资方向也是自救之道。3年前,江苏沙钢就开始从单一的钢铁生产拓展形成资源能源、延伸加工、物流贸易等多元板块。今年前7个月,沙钢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利润17.96亿元,同比增长28.8%和12.6%。
加快走出去同样是条出路。9月初,河北钢铁在南非投资建设的500万吨钢铁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迄今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全流程钢铁项目。徐乐江认为,虽然我国钢企走出去直接把发达国家的钢铁业再洗一次牌不容易,但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怎样?
加速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在竞争中被淘汰的钢铁企业退出市场将成为新的常态。徐乐江预计,未来5年到10年,钢铁工业版图将发生巨大变化,各省钢铁工业的旗帜,有的可能倒下,有的可能病倒。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也表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价格下滑、部分企业严重亏损的巨大压力下,我国钢铁行业将出现新一轮兼并重组。
通过重组整合,优化配置分散产能,让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可以推动优势企业做强做优,主导全行业变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各国曾设想通过政府的管制和补贴政策来化解产能过剩,但效果不佳,直至80年代后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兼并重组才解决问题。
对眼下的中国钢铁来说,兼并重组既是必需,也是必然。一方面,行业集中度过低,重组有需求:去年底,前十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32.4%,前四家企业的集中度则在21%左右,而日本前四家集中度是78%,美国是67%;另一方面,钢企盈利能力分化,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兼并重组的时间窗口已经开启:2013年,亏损前十的企业亏损额占比达到96.7%。
兼并重组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却不易。一群羊赶到一起,会成为一群羊,还是成为一只狼?对于兼并重组的未来,不少人持有谨慎态度。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也承认,钢铁业兼并重组难度大于其他行业。究其原因,一是钢铁产业的重资产特征;二是虽然起步较早、但成功案例不多,业界有担心;三是目前公平竞争环境尚未建立起来,几千万吨违法生产、质量低劣的地条钢还在蚕食市场份额;四是业内国企比例较高,且改革尚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