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3 14:56作者:王新老师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改革综合试点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27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81个;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73人。拥有共享院士7人,国家“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专家4人,“中原学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省特聘教授1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创新杰出人才61人。
学校现有28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152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1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45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拥有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包括子项)等项目2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30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等127项。年授权发明专利数居河南高校第一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曾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成绩卓著。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26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大学网《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薪资排行榜》中,位列河南高校第一名。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产学研办学特色”项目入选全国高校100案例。是国家轴承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唯一高校,是中南地区高校唯一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联合培养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河南高校前列,连续荣获“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和“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从参与试制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到现代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从创立锥齿轮“非零变位”理论,到实现锥齿轮数控机床国产化;从参与万吨油压机、大型盾构机的研制,到被确定为洛阳“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实施主体;从完成航天导航轴承项目,到参与制定全国轴承行业“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从松散的技术合作,到联合大型企业、科研院所成立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六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在产学研合作中发展自己、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