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20 14:38作者:王新老师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对立,人和人之间也不应该非得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如果两个人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把对方视为对手,其对抗结果,一是两人都在桥上过不去;二是在争斗中两人同时掉进水中,两败俱伤;三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推下桥去,以牺牲对方为代价的通过,自己即便达到了目的也会良心不安。只要开阔思路,密切合作,两人不但都能顺利通过,也能达到双赢。
由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联想到我们应该如何敬畏规则,同时又兼顾人性。又想到竞争无处不在,但合作共赢,裨益双方岂不更好?如果规则不符合实际,谁需要来与时俱进改变规划?
该材料的开放性就体现在“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一句上,充分体现了新材料作文对传统材料作文单一命意的更新。试想,如果将该句改为“裁判认为这样做犯规”就会将考生的思维牢牢捆绑在“规则”这一主题上,狭隘逼仄,不够大气。相反,一个“有争议”,则豁然开拓了写作的空间———考生固然可以写“遵守规则”,同时也可以从反面立意,谈“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在竞争中合作双赢”、“规则下的灵活变通”等等。当然,它的松紧性又不是没有限度的,如果远离“规则”单一地写“打破思维”、“创新”等则稍显游离,要是大谈特谈“智慧人生”“选择”“过程与结果”等等,则又有些剑走偏锋,这就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套写与宿构,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选拔的公平、公正。
“山羊过独木桥”的生活故事,却具有时代寓意,小中见大,折射出当前我们在价值重构时的种种思考———人们迫切希望成功,又不得不面临多种价值取向,然而多元的思考就意味着趋同、纠结,甚至碰撞。如此一来便拉近了考生与生活的距离,也触动他们敏感的心弦———不论考生持有怎样的认识,都能催生出根植于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充分彰显出考生真实的人文底蕴。
“山羊过独木桥”具有浓烈的时代感,考生对于竞争、规则这些关键词早已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只是感受自有深浅,认识别有高下;其次,该命题又具有较强的理性思考,“规则”本身是个传统作文话题(如北京2002年高考曾考“规则”,今年又重提“老规矩”这一问题),“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则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意味———既不能对“规则”全然否定,又不能一概肯定,要区别对待,需要考生仔细斟酌,拿捏到位。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暗扣“双赢变通,团结合作”的热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纵观材料,考生不妨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合作共赢;学会变通,敢于创新;打破规则;运用智慧;遵守规则,等等。具体可以列出如下观点:为这对和平过桥的同学喝彩,因为他们懂得团结协作,合作共赢;为他们的智慧赞叹,因为他们思维一转天地宽,换一个角度能实现目标;要敢于打破陈规,敢于打破非人性的规矩,过桥为什么非要竞争到“挤下桥”的地步?要敢于出来打破一个不合理的规则,创新地解决问题;辩证思考,既要遵守规则,又要智慧地解决问题,合作双赢;不赞同他们的做法,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因为他们违反了游戏规则,规则还是要遵守,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