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15 09:45作者:三水老师
从今年起,河南省将执行新的加分政策,高考加分项目将全面“瘦身”。其中,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获得全国、省级赛区一等奖者,不再保送到高校。而从刚结束不久的第31届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统计数据来看,参加奥赛的人数不降反增。专家称,没了“加分”的因素,让喜欢科学的“高端”学生更纯粹。
高考加分政策“瘦身”
获省赛区一等奖不加分
根据河南省的规定,高中时参加由中科协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参加高考可加10分,不再具备保送资格;获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和加分资格。
这个规定恰好是从2014年实行的。
今年,全国有31个省份调整高考加分政策,最为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取消中学生学科奥赛获奖生的保送资格,无论是全国级别还是省级,甚至有不少省份连对这类考生的加分也取消了。
高考政策改革对竞赛有利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现在的高考改革方向,就是鼓励学生发掘特长。换个角度看,新高考是从根本上激发有特长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参加各类竞赛。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获得全国奥赛一等奖并入选国际奥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仍可获得高校保送资格,但需要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一些学科竞赛获奖但不够保送资格的学生,特别是物理和数学竞赛的学生,在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时会有优势,因为自主招生理科是考物理和数学两门课。不过假如搞竞赛的同学是偏科的,就没了优势,因为自主招生获得降分优惠后,高校还是要看高考成绩。
目前,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自主招生。今年自主招生放在了高考之后,结合整个教学改革,竞赛学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兴趣才会坚持下去,大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最终都从事了相关行业,多数获奖的学生现在基本都在国外深造。
什么样的学生能将竞赛进行到底
在河南省实验中学,18岁的宋姜沛坤和16岁的李浩川刚刚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金牌。他俩还同时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全国仅50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