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3 10:21作者:李天扬老师
第十四条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备案。
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经营者,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还应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 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及时交售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六条 再生资源回收可以采取上门回收、流动回收、固定地点回收等方式。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单位和个人建立信息互动,提供便民、快捷的回收服务。
在居民区内,从事再生资源收购、装卸活动,不得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第十七条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出售人为单位的,应当查验出售单位开具的证明,并如实登记出售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出售人为个人的,应当如实登记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八条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禁止收购下列物品:
(一)井盖、井蓖等城市公用设施;
(二)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石油、电力、电信、矿山、水利、测量、消防等专用器材;
(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涉案物品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
(四)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
(五)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
(六)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
第十九条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监控。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时,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举报应当及时受理,对举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应当依法予以扣押,并开具扣押清单。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经查明不是赃物的,应当依法及时退还。
第二十条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再生资源的回收、储存、运输、处理过程中,应当采取覆盖、围挡、保洁等相应措施,防止飞散、溅落、溢漏、恶臭扩散、爆炸等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情况的发生。
再生资源经营者在再生资源运输过程中,发生撒漏时,应当立即采取清理措施,维护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