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14 13:28作者:王新老师
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切入点,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我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原则,加快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全省各市竞相发展新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直接反映城镇化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2014年,我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960万,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230万,这说明,1960万城镇常住人口中包括730万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武小惠说,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必须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提高城镇化的“含金量”,要以人为核心,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但住有所居,还要病有所医、业有所就、学有所教。这便要求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武小惠认为,这不仅对山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合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具有区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基本着力点。县域经济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把县域作为“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的重要载体,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特别是要鼓励发展条件好的县份,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力争提前实现翻番目标。
发展经济,特色无疑是最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县域经济不能搞小而全,要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十三五”时期,我省还将重点发展一批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县城,逐步减少5万人以下县城。以大县城为重要节点,建立合作共建机制,积极推进108廊带、上党城镇群、临汾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介孝汾平灵、忻定原、阳平盂、离柳中、盐临夏等县域组群建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三个坚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