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6-06 04:31作者:王新老师
可以说,在克里斯基提气吹灭地狱之火的那一刻,是母亲,给了他足够的勇气。
有人觉得父亲在全片中扮演的是一个暴躁,不近人情的角色,甚至有时候是个“反派”。其实他们是没用看到隐藏在这位粗犷的爱尔兰男人身体内,一具同样炽热柔软的灵魂。他不是母亲,当然不会心细如丝,他有沉重的家庭负担,在工作上不过也是个瓦工(甚至还被解雇了)他没有耐心看克里斯基在黑板上的涂涂写写,可是在他看清楚那是“母亲”的单词之后,高兴的父亲将克里斯基驮在肩上,推开酒吧的门自豪的宣布:“这是布朗家的人!”他管理家庭的模式是有些粗暴和专制,可是在20世纪初的欧洲家庭,这是最普遍的`情形。但他在动怒的时候,也从不对克里斯基动手。在他发现烟囱里母亲要为克里斯基买轮椅的偷存的私房钱以后,他质问母亲,为何让全家喝粥,可是最后,克里斯基还是拥有了轮椅——父亲分文未动。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这位不善言辞,似乎让家里的孩子们恨之入骨的父亲,还在为他的残障儿子,砌砖盖房。
这是一部改编自爱尔兰画家、作家克里斯蒂.布朗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的同名电影。
克里斯蒂.布朗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大家庭(21个子女,其中13人活了下来),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建筑工人。
克里斯第一生下来就患有脑瘫,致使全身只有左脚可以自由活动。在用左脚捡起了一支粉笔前,他一直被视作智障儿,母亲坚持教他读和写,即使父亲放弃了希望而借酒浇愁。克里斯蒂19岁时,母亲为他请来了脑科医生爱琳.科尔,爱琳通过脑部按摩和发音训练使克里斯蒂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使他可以用语言和母亲之外的人交流。同时克里斯蒂爱上了爱琳医生,然而在得知爱琳即将结婚的消息后,他接受不了现实而自暴自弃,还是母亲的鼓励将他拉出困境。最终,他成为了著名的画家和作家,而且还和常人一样,找到了意中人并与之成婚。
应该说,这不是个快乐的故事,虽然结局幸福。但是电影刻意抹去了悲惨的色彩,电影中的克里斯蒂不仅拥有常人的权利,要求,而且顽强好胜,没有丝毫残疾人常见的自卑,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毫不退缩,极力争取,还有些咄咄逼人。我想,这种性格和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母亲从未放弃他,即使丈夫失业、无米下炊,她还是保存着为克里斯蒂买轮椅的积蓄;兄弟姐妹从未嘲笑鄙视他,男孩们踢足球,让他做守门员,甚至因为聪明,他成了男孩们的中心;最初父亲曾嫌弃他,但当克里斯蒂挣扎着用左脚写出“MOTHER”这个词后,父亲骄傲的向酒馆的众人宣布他是布郎家的天才。就是因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克里斯蒂非但没有自卑消沉,反而活跃张扬,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