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4 16:45作者:李一老师
当邹碧华别有深意地让“老贺”讲述日常工作的时候,他非常清晰自豪地告诉了现场的人,一年接收邮件多少封、发送邮件多少封、发送文件是多少件。也就在此时邹碧华告诉了在座的人,贺青山从部队转业的时候已经是营级,而到法院只是一名科员。“他二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地做好本职工作。”贺青山的例子,生动地教育了在座者:不管再平凡的工作岗位,只要尽职尽责,做好这个工作,那就是不平凡的人。
当司法改革来临时,由于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司法领域深层次问题,前进一小步都特别困难。邹碧华却仍是要啃这块“硬骨头”,在一大批反对、抱怨声中,他逆流而行,从未放弃——一幕幕矛盾与冲突,真实再现了邹碧华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展现了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法官的高尚品德和甘当“燃灯者”的崇高精神。
当影片最后的特写镜头落在邹碧华那满屋子的书的时候,我们感动之余心生敬畏:他在不停的为自己充电的同时,还不断总结好的工作方法,以便指导后来者,这种把工作的热爱深深的融入血液里的人,太值得人尊重!
一部《邹碧华》,让刚刚进入企业青涩的我们,让还未感受到什么是为热爱而活的我们,感受到了“为热爱而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的崇高信仰。
篇十四
3月8日,风急雨骤。我有幸看了一场激动心灵、使人灵魂得以净化、升华的话剧——《邹碧华》。这部以原上海市高院副院长邹碧华生平真实事迹改编的话剧,在两个小时的演出里,以饱满的热情、崇高的理想及坚定的信仰,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
12月10日,原上海市高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司法改革调研途中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时隔一年多,话剧《邹碧华》在上海共舞台ET剧场成功公演,它以情感为主线,围绕邹碧华的家庭生活、夫妻情感、基层工作、司法改革、年轻法官的培养等,真实反映了邹碧华的夫妻情、父子情、同志情、法官清、司改情、师生情、律师情、百姓情,多方面、多角度概况了邹碧华在光与热的释放中不断升华的一生。
寥寥数语概括了话剧的内容,却无法言尽话剧的精神。斯人已逝,逝去的只是他的生命,而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对理想的无懈追求将永不消失。在这部话剧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邹碧华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向死而生”的精神。
夜深人静,邹碧华和前来催他睡觉的妻子聊天,谈及人生长短与直面死亡的问题。他妻子也说,“如果按照一般常人来说,他完成了那么多事情,大约100多岁都有了。”是啊,时间可以衡量人生的长度,却无法度量人生的厚度。这不禁让人想起最古老的论题: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