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03 03:13作者:李一老师
不平凡的2016年,在忙碌中16(一溜)烟儿的就过去了。2017年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看,新年伊始,我们就17(一起)迎来了新疆不平凡的一件大喜事――《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的回信》,这也是给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勉励。信不长,读着读着库尔班大叔当年赶着小毛驴的形像就在脑海中映现出来了……
在新疆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由来已久,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各民族同胞在一起是不分彼此的,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上世纪五十年代,库尔班大叔以自己切身的经历,由衷的感受到了新生活的幸福和对共产党,对新社会的热爱,要去北京对毛主席表达自己的心情,也就有了《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的故事,远源流长……
在新疆这个大家庭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天天都有,还有很多代代相传。亲情缘于了解,了解在于相互来往走动,少数民族的很多习俗和汉族的不同,但也有很多是相通的。这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体会的更多、更深。
一维吾尔族同事生孩子,我们去看望她,路上和一起去的维吾尔族同事聊起坐月子的习俗,她们有生完孩子12天不方便亲友探望的习惯,而我们汉族也有月子里门口挂红布条不方便打搅的习俗,只是时间长短不同。为了庆祝孩子的降临,汉族人有发红蛋的习俗,而维吾尔族有小礼物答谢亲友的风俗。那天,我们一行就有幸粘喜,收到了同事回赠的一条漂亮的床单。
而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除了同样的悲伤与眼泪,葬礼之后的七七纪念日也是相同的,而对于对亲人的追忆方式却是大不相同。大部分汉族人在亲人去世后,有不炸食品的习俗,因为,这样意味着把离世的亲人放油锅里炸。而维吾尔族同胞在亲人离世后,要在家炸食品,他们相信,离世的亲人闻到香味,会找到回家的路,来到亲人的身边。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各族同胞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一样的。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我们和少数民族差异最大的要数语言了。就拿汉语和维吾尔语来说吧,那就不是一个语系,听维吾尔同事用维语聊天,经常是她们聊的媚飞色舞的(这个词形容她们最恰如其分,她们媚毛眼睛都是灵动的,长的也漂亮),而我们在旁边看的是一脸茫然,常常得等待她们的“翻译”。
最近试着接触了下维吾尔文,就发现了维吾尔文也非“天书”,也有像汉语一样的像形,形音文字,如?,就如一个馕在入馕坑,读馕;?像半个西瓜,上面还有两粒西瓜籽……是不是很形像。汉字更是像形的文字,方方正正的,汉族人行事也处处讲方圆,而维吾尔语有很多变化,像他们的舞蹈,是灵活的,灵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