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3 14:39作者:王华老师
1934年至1935年间,大批革命青年留学日本寻求救国之路。苏蔓、罗文坤亦于1935年6月先后去日本,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攻读政法专业。苏蔓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文化活动,加入了作为团结教育留日进步学生和培养革命干部的党的外围组织中华留日同学文化座谈会,并成为该会的骨干。1936年春,苏蔓被吸收为左翼世界语联盟的成员,同年暑假,他参加由中共上海文委东京支部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班,在学习期间,由支部书记林基路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3月和5月,苏蔓、罗文坤先后从东京回到上海,当时苏蔓化名为“亚宋”,主要负责暨南大学等大专院校的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0月,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学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刘峰任书记,苏蔓为委员。上海沦陷后,苏蔓夫妇留在法租界坚持工作,为组织难民疏散和留沪群众的抗日活动而日夜奔忙。
1938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派苏蔓、罗文坤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他们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专心聆听许多中央领导的亲切教诲,政治上日益成熟。
1939年1月,苏蔓、罗文坤奉派回广东粤北工作。苏蔓(化名裴济)在广东省委组织部,担任省委党的干部训练班主任。
广东省委对党训班非常重视。省委书记张文彬和其他省委领导王均予、李大林、古大存等亲自讲课。苏蔓除主持全盘工作外,还负责讲授党的建设等课程。
党训班初设在韶关市(广州沦陷后的战时省会)附近的东堤河一家农产里。30多个学员挤在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的低矮木板阁楼,空气浑浊,夜间蚊‘虫轰鸣,每天粗茶淡饭,生活极其艰苦。1939年夏秋,广东省委在曲江县马坝举办党员训练班。1939年冬,省委准备在马坝附近再办一期训练班,因臼军第二次侵犯粤北,形势紧张,苏蔓带领党训班从马坝撒到南雄县郊里岗岭继续办班。该班于1940年4月结束,省委决定党训班移到赣南的锡坑开办。这里是山高林密的一条大山沟,办班的地方就设在一个久已荒芜无人居住的村子里。学员们用竹子搭床,用竹片、茅草作瓦,大家的生活更为艰苦。苏蔓自始自终与大家同甘共苦。
1940年5月,赣南党训班开学不久,被特务发觉。赣南行政专员蒋经国限了几百名保安队来搜山。苏蔓临危不惧,机智沉着地指挥学员分三路突围安全转移,最后他才与罗文坤和几个女学员张海萍、朱明等化装脱险,回到南雄城。
由于苏蔓和其他领导人的精心组织和辛勤工作,这几期党训班办得很有成效。学员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党的理论和军事知识,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绝大多数被分配到各个重要岗位工作,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