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22 15:17作者:王华老师
(四)扶贫宣传,成果丰硕。精准脱贫是一项举世无双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共谋发展,因此脱贫攻坚的广泛宣传必不可少。驻村伊始,赵瑜局长就安排驻村队员童俊杰负责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注意收集脱贫攻坚过程中鲜活的人与事,因此大量的扶贫信息、脱贫纪实不断在各种报纸、网络、专报上发表,扶贫宣传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4月撰写的《县统计局精准帮扶成效显》在《固始早报》扶贫专栏发表;5月在国家统计局主办的《中国信息报》发表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固始局精准帮扶工作侧记》荣获“中国信息报**年度好新闻评选一等奖”;4月和6月分别在固始县扶贫开发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举办的《固始扶贫》上全文转发《县统计局多措并举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第九期)和《栀子花开产业香--县统计局产业扶贫纪实》(第十五期);在*省统计局内网《市县动态》专栏发表扶贫信息4篇,在县统计局《统计快讯》上发表扶贫专题分析1篇。
二、**年脱贫进展情况
经过反复甄选和识别,**年下楼村确定贫困户为66户,194人。经初步核算,**年脱贫40户,105人,贫困户脱贫率达60.61%。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下楼村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存在困难。二是下楼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村内有大大小小水塘50口,尚缺水塘20个,很多水塘因年久失修,淤泥很多。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依然匮乏。在家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为落后,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离开下楼村,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是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包括政策倾斜、人财物投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夯实党执政的基石。二是针对农村现有基础设施状况做一次全面的专项调查,摸清底数,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出台一系列短中长期相结合的农田水利政策和措施,尽快弥补历史欠账,扭转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三是培训职业农民迫在眉睫,现代高效农业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当前应加大各种专业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建议将培训课堂开在乡村的田间地头,鼓励有能力的家乡人在农业上“挖金矿”,引导我县的农业龙头企业深入乡村农户,培养骨干、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实现整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