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3 15:05作者:王新老师
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成功经验。王院长在《中国教育报》4月26日高等教育版上撰文介绍了我校的做法,明确了我校紧密联系地方实际,致力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科建设,纵横立项和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为各个学科的建设带给了理想的科研平台,较好地推动了校园工作的全面发展。
但也就应看到,我们面临的办学经费不足的现实困难问题。国家教育研究中心张力主任日前介绍说,统计到2008年,办学拨款经费国内最高的为24380.4元/生,最低的是3713.46元/生,相差到达6.57倍。我校生均拨款还处在全国较低的水平,这与我校的社会贡献以及潍坊市的发展需求和实际状况,严重不符。目前,我校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研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因此,我校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
5、我校未来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形势考验。马丁·特罗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着三个以数量为标准的发展阶段。这一理论是基于当时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完成“大众化”或“普及化”的现实,但是遭到了不少学者的批评;日本广岛大学教授有本章提出的后大众化理论,就是对马丁·特罗高等教育阶段理论最有代表性的创造性批判。在后大众化时期,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目前全国各类高校有2367所,2020年将发展到3000所,每年只增加50万大学生,国家重点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各地用心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像我们校园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将在夹缝中生存,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实力很强大,追兵势头很威猛。因此,我们要认真设计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路径,科学做好“十二五”规划,共谋校园的长远发展。
当务之急,是更新思想,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校园组织的“科研强校”“人才形校”等各个大讨论中,要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组织的“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更加具体地分析形势,查摆问题,贴近自己的单位、贴近自己的岗位、贴近自己的职能、贴近自己所处的环节,深入细致地思考校园发展大计,要对照校园党委的要求找问题,比较先进典型找差距,按照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找不足,有什么问题找什么问题,有多少问题摆多少问题。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要重要。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在校园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从自身做起,切实把制约校园发展的问题找准、找透、找具体。制订针对性措施,逐步把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