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1 19:25作者:才子老师
农经局工作总结开头结尾模板范文及工作思路第2页
环农业为突破,实现环境生态化。以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为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涌现出了“茭白和杭白菊秸杆养羊”、“桑枝果枝生产食用菌或加工人造板”“沼渣沼液配送服务”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我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97.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9%,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5.9%,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率达到99%,主导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9.3%,均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实施省、市各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成省、市各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7个,示范项目18个,示范企业6个,荣获省级首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填补嘉兴地区空白。
4.以食品安全为保障,实现产品优质化。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订农业地方标准3个,制订技术模式图8个,组织实施标准化示范项目8个,其中省级3个。依托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点),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力度,**年各镇(街道)快速检测点共检测基地及散户蔬菜3302批次,合格率为99.9%,养殖业生猪“瘦肉精”检测37025份,合格率100%,初级水产品检测69个批次,合格率100%。强化“三品”质量认证和监管,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2个,无公害基地面积2.25万亩。
(二)深化四项建设,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
1.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以“百花地面·风雅**”为主题,推进美丽乡村全域化建设,强化对10条进城绿色通道、70条沿线村绿道和8个入城口绿化造型建设的有效投入,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绿道建设430公里,拓宽填土185万立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275亩,全面建成三条精品特色旅游线路,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以美丽乡村中心村等节点建设为亮点,完成10个省待整治村、21个省级中心村和5个先进镇建设。加强文化特色村保护,启动石门镇桂花村等3个历史文化旅游村建设。
2.深化“森林**”建设。制定出台了《**市“三个一”绿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完善创森扶持政策,拓宽绿化融资渠道,探索营林护绿新机制,全力推进森林**建设,**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20xx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2.7%,其中重点防护林4715亩,完成率104.8%,一般防护林4311亩,完成率105%。大力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4个,市县两级绿化示范村32个。石门镇建立国内首个乡镇级森林科普馆,获得省林业厅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省关注委对森林城镇创建的验收。
3.深化“两新”工程建设。在学习借鉴周边先进县市经验做法和征求镇(街道)、部门意见建议基础上,根据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两新”工程的要求,先后制订出台新一轮农房改造集聚扶持政策,完善“两新”工程建设考核办法,确保**年“两新”工作的延续和深化。今年全市农房改造集聚农户3258户,完成年度计划的108.6%,龙翔街道元丰社区和濮院镇永越社区通过嘉兴市级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验收。
4.深化生猪产业转型发展。以拆除违章猪(禽)舍专项行动为抓手,制定**市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发展。今年全市拆除违建猪舍2486户,拆除猪舍面积42.09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任务的281%,完成三年任务的145%,拆除禽舍面积18.85万平方米,创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获得**省标准化创建先进县(市),填补嘉兴地区空白。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病死畜禽生态处理中心1个,公共无害化处理窖10个,规模养猪场无害化处理窖2个。恒生动物处理中心在全国首创病死畜禽生态化处理模式,首条自行设计的生产流水线自7月份石门镇投入试运行成功后,改扩建的3条流水线建成后形成日处理病死猪10吨能力,能满足石门镇及周边镇(街道)病死畜禽处理需要。
(三)实施四大行动,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
1.实施产业层次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积极应用“大蚕一日二回育”、“桑苗嫁接体繁育”等先进技术,加快推进饲养模式创新和蚕桑综合开发利用。突出市场引领,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全年共组织企业参加展会11个,展会现场销售额520.2万元,签订订单合同173个,订货金额达到1690万元。以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为契机,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加快产业融合互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年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总收入超1亿元,接待游客128万人次,红杉邨成为我市首家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园区)。
2.实施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强化农业有效投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启动农业招商(投资)项目82个,今年我市农业累计投入3.25亿元,完成年初预定农业投入增长60%的目标。积极培育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组建了嘉兴市首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市大运河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新增省部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家。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完成工商注册家庭农场120家,新增嘉兴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
3.实施农业执法提升行动。开展春秋两季“绿剑”集中执法行动、“打非治违”、“瘦肉精”、“过路猪”、“泔水猪”等专项执法检查。全年共出动各类执法人员1563人次,检查投入品生产企业79厂次,投入品经营单位365家次,种养基地9923场次,未发现违法生产、销售、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行为。加强护林巡查,巩固创森绿化成果,检查各类木材、苗木运输车辆2710多辆,依法制止毁林案件3起,立案查处林业行政违法案件10起,结案率100%,协助公安机关办理盗伐林木案件1起。
4.实施科技信息提升行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今年共引进试种新品种98个,其中粮油73个,水果12个,蔬菜10个,恢复杭白菊种质资源圃,推广蔬菜穴盘育苗等新技术30多项。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原市良种场改造提升行动,构建涵盖农业、林业、畜牧业,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与应用为一体的种子种苗繁育和产业化生产示范平台。引导发展智慧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完成农民信箱畜牧分平台和**市农业门户网站改版建设,建立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1个,全市农业主体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交易额达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四)健全四大体系,助力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1.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小蚕共育、畜禽粪便收集等社会化服务,**年新建育秧中心2个,粮食烘干中心3个,22个行政村实现了水稻机插整村推进,全市100%机插水稻采用机械化催芽、机械化播种,机械化育插秧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推广生猪自动化喂料系统50条和饲料搬运机器人2个,首次引进兔子自动化喂料系统76组,以“机器换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规范化操作程度。组建6支畜粪便收集长效管理队伍,开展规模养殖场生猪粪便收集处理,成立两个沼气服务专业合作社,为我市沼气发展及农村能源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2.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今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四个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之一,全年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个,组织实施省级农技推广项目4个和市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项目12个,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16项,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600户,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进一步发挥12316为农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作用,今年中心受理电话咨询481次,接待来人来访咨询233人次,受理网上咨询21次。切实提高农经审批窗口服务水平,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操作程序,农经窗口三次被市行政审批中心评为“红旗窗口”。
3.健全农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切实抓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加强疫情监控、强化预防免疫、细化防控监管措施等一系列工作,应免畜禽的免疫率达100%,加拿大一枝黄花集中防除面积723亩,同比下降27.6%,全年未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积极开展渔船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农机“安全生产月”、应对处置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农机、渔业、蚕桑安全生产大检查,**年出动各类农业执法人员3146人次,检查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2508家,立案查处各类涉农案件7起,结案6起,未发生渔业生产和农业机械等安全事故。
4.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以创建省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县为契机,深入推进村级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完成175个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占全市行政村的99.4%,荣获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县。围绕村级财务收支、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完成107个村的审计任务,共审计金额9.55亿元,落实整改措施221条。根据开发区体制调整需要,认真做好凤鸣街道长新村等4个村集体资产移交工作,确保“三资”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五)深化为农服务,全力打造“三合一”干部队伍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制定出台《**市农业经济局(农办)效能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成立效能监督员队伍,全年开展12次明察暗访,对效能违规干部依纪依规从重从快处理,有力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市农业经济局(农办)中层干部考核办法(试行)》,通过考核增强中层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落实镇(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职能工作责任制,制定出台《**年度镇(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职能工作考核办法》,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和任务。倡导和谐机关建设,关心干部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通过对局集体宿舍改造,为外来人才在**工作生活营造良好条件。完成**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大大改善局(办)干部职工的办公条件。加强财务运行管理,建立局机关及下属单位财务集中办公制度,实现了人力资源整合,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三、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狠抓落实,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以农业转型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环境改善为目标,以发展庄园经济、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创建森林**为载体,突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三个重点,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争取在谋发展、促转型、创特色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一)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抓手,力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实现新突破。把粮食生产安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粮食生产激励机制,以政策惠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以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通过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快农机与农艺结合、延伸粮食产业链,千方面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积极探索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订单生产和种植基地“四挂钩”,大力提高粮食单产,适度提高复种指数,切实抓好抗灾物资、资金、技术的准备,确保粮食保障供给能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力度,落实管护责任和措施,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设施长久完好、用途不变。强化省级粮食监测点管理,杜绝擅自变更粮食监测点行为。
(二)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抓手,力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新突破。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推动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积极探索“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农场化”发展模式,重点推进合作农场发展、合作联社组建和各类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加快土地整村流转和长期流转,推动流转土地优先向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庄园集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引导现代庄园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销售,引入休闲观光等服务内容,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扶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示范性现代庄园。
(三)以美丽乡村长效管理为抓手,力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扩面提升工程,完善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历史文化村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在建管结合的基础上,有效巩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成果,着力推进8-1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和5个历史文化旅游村建设,力争完成2个嘉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镇创建,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位和个性特色。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订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开展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经过污水治理的村落呈现气净水活村绿鸟啼的美丽乡村新气象。
(四)以“三个一”绿化提升为抓手,力求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新突破。坚持优化增量与巩固存量并举,城区绿化与村镇绿化同步,狠抓规划、土地、资金三个落实,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开展“三个一”绿化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森林**、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四边三化”、平原绿化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平原绿化示范样板点,实现面积增加、效果增强、档次提升三大目标,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绿化格局。全年完成绿化造林1万亩,建设重点防护林5000亩,争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3个,市县两级绿化示范村16个,力争通过省级“森林城市”验收。
(五)以农产品安全监管年为抓手,力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实现新突破。以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为抓手,坚持源头管控与产地准出并举,标准化生产和执法监管同步,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源头监管,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因地制宜、梯度推进建立可追溯的基地产品准出制度。稳步发展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积极开展区域性农产品品牌认证。有效发挥市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作用,扩大监测范围,提高检测频率,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检测。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着力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以生猪产业转型发展为抓手,力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实现新突破。按照控量提质的要求,建立健全违章猪(禽)舍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实现养殖业从鼓励规模养殖向鼓励综合治理养殖污染的转变,减量减污同步推进。加快实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合理制订病死猪收集、运行补贴标准,全面构建“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病死猪无害化收集处理机制,实现病死猪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七)以干部队伍“三政”建设为抓手,力求服务三农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每月开展1次以上的效能建设自查,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理解力、执行力、创新力,提高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致力塑造农经系统“勤政高效、服务优质”的机关形象。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学习教育形式,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强化对“重要事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发生。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推进干部队伍尤其是中层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切实做到力量往一线倾斜,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锻炼,作风在一线转变,努力培养一支浮起来能说,沉下去能写,走出去能做的“三能”干部。
(编辑:新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