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7 13:48作者:李一老师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表述透出民生关怀。住房、就医、教育、购物……这些“我”最在意的身边事儿,报告中都有明确回应。
安居:让外来人口能入住公租房
【“我”的诉求】大数据公司百分点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安居领域,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保障性住房”。
【报告回应】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从购房和租房等多个层次满足人们的安居需求。
看病: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
【“我”的诉求】一边是儿科医生高强度超负荷工作,一边是家长为患儿看病排长队。尽管各大城市儿童医院出台各种有利于患者挂号的措施,但眼下一些热门科室依然是“一号难求”。
【报告回应】加快培养全科、儿科医生。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鼓励社会办医。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从长远看,培养儿科医生的政策措施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8到10年,眼下更重要的是稳定现有儿科队伍,减少人才流失。
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我”的诉求】“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教育资源需要合理分配”是百姓的呼声。
【报告回应】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主委赵振铣:这些举措目的就在于促进教育公平。国家不仅要支持九年制义务教育,还要从学前教育抓起,尤其要在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设立更多公立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