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3 16:43作者:李一老师
京师大学堂旧址,原为乾隆女儿和嘉公主府第
北京大学校内著名景点博雅塔、未名湖
北大迁园至西郊海淀现在的”燕园“是在1952年,由于这里先天自然条件优越,“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可饮”,早在金代就成了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同时也是明清两代帝王的”赐园“,北大在充分利用这些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适应了内外园林区的风貌,营建了园林化校园环境,使之既有北方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园林的秀丽特色。数百年来,虽然饱经沧桑,但基本格局和神韵依然存在,成为难得的历史遗产。
所以对更多人而言一次又一次走进北大,不仅是因为景,更是因为漫步在历史中,感受不一样的人文北大。
北大无校训
北大精神到底是什么?
北大并没有明确的校训,但“北大精神”却广为流传。
而关于北大精神,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更不乏北大人自己的解读。比如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认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整个知识分子精英都集中在北大,它所形成的“北大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北大教授陈平原也表达过,“北大最值得骄傲的,并非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用数字或图像表达出来的图书仪器、校园风光、获奖项目,而是落实到行动上的北大精神。”
但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的”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的为最早的对北大精神的概括,它构成了北大的生命线。这种精神自由从一开始就在行动上得以体现。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到任的第一天,北大校工在驸马府列队行礼,蔡元培一反先前校长目中无人的老爷派头,脱下礼帽,向校工庄重鞠躬,这使校工和学生大为惊讶。也是蔡校长的改革开启了北大的新篇章,让北大成为学术至上的大学。
蔡元培
此后的很长时间直到现在,北大精神也影响着很多人,有时候很难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是什么,但这种精气神儿弥漫在校园的空气中,流淌在北大人的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