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0 16:22作者:三水老师
5、鼓励跨一级或二级学科的两位导师共同培养一位研究生;
6、研究生课程的授课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除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7、学生除了选修本专业课程中的人选课程外,还可根据导师要求或个人意愿,选修我校其他院(系)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8、凡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至少2门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课程。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记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9、教学实践是培养提高研究生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内容可以是40学时左右的课程讲授或辅导、指导实习、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等。要求在第四学期前完成,完成后由负责教师写出评语,通过者取得学分,不通过者应重新进行;
10、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撰写学术论文,一般要求研究生毕业之前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含会议论文)公开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
11、本专业可跨专业选课,但不得超过2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控制在28-31学分(其中学位课15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不少于6学分,整个培养阶段需完成学分为34-37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使研究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部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硕士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及教研室其他人员的作用。
来自工厂企业的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主要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及应用价值。其论文工作以学校导师为主进行指导,同时可根据需要和可能从选送单位聘1-2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协助指导教师。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提交文献总结及选题报告,并经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
硕士生论文的要求:
1、对所研究课题应有的新的见解,对某些理论或生产技术问题力求在理论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要求新见解有科学依据,但不一定要求对新见解进行再实践的验证或生产检验。
2、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和工作量。论文应是由本人独立完成,要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从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确定合理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均应表明作者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