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2 13:18作者:李天扬老师
岗位职责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责、权、利的配给,是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但是,很多企业制订的岗位职责大多是不讲理型的,总想把岗位职责描述得天衣无缝,结果却形成了死循环。将之应用于实践,却如同白天燃烧的蜡烛,没有太多的实效。
在岗位职责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首先,岗位职责的界定非常关键,也就是要把岗位职责写到实处,岗位职责如果没有明确,或是建立不全面,最终会产生一连串的漏洞。比如说员工的表现很难评价,由于没有具体的岗位职责,势必遇到什么事他就干什么事,管理者让他干什么事他就干什么事,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员工的专业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其次,就是要把岗位职责落到实处。
一、如何把岗位职责写到实处?
要把岗位职责写到实处,就需聚焦岗位接口。我们将每一个岗位看做一个节点,节点内关注过程规范,称为职,节点间关注结果标准,称为责。
岗位节点内:职本职、天职,做什么、如何做。例如,新进员工到这个岗位,你要如何告诉他做什么?即节点上的专业技能;
岗位节点间:责责任、究责,做出什么、可交付成果。包括,如何向领导及下工序交差,可以被稽核和检查的部分、接口间责任划分等。
对岗位节点内的过程规范的规定,体现的是领导、上级的智慧及经验的介入和干预,其目的在于让领导放心。对岗位节点间的结果标准的规定则是体现对下工序负责的责任。
因此,节点内是技术,节点间是责任。管事要抓接口,管人要抓责任。管理的要务在于落实责任,所以,过程不一定要说清楚,但是结果一定要说清楚。要点如下:
1.跨部门投诉连带扣到部门主管。
2.投诉依据(岗位职责)按一定程序随时或每个季度检讨、修订一次。
3.由于投诉讲证据,职责说明才能更到位。
4.聚焦接口:下工序投诉依据、拉动式管理。
5.厘清责任:与钱有关才能避免形式主义。
对过程规范部分,特别注意:
1.下工序参与拟订。
2.结合下工序的工作投诉进行梳理(不妨采用不投诉即为满分的方法)。
3.与钱有关人们才会真正认真去拟订。
4.结果导向(由于采用不投诉即为满分,通过结果导向抓住后面工序就非常重要),反推回来,实现所谓拉动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