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8 16:12作者:李天扬老师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厅级教学成果奖37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校级精品课程59门。机械制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中心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获各类课题立项2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立项5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励87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奖7项。取得专利45项。学校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31篇。
学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在机械装备与新材料方面完成了多项有突破性的实用创新项目,研发了冶金输送设备、冶金冶铸模具两个在国内市场领先的优势产品系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肃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资源环境信息化工程实验室”为省级工程实验室。“绿色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实验室”、“电子商务运营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新型城镇化中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
学校建有工程训练中心,能满足学生车、铣、刨、磨、钳以及焊接、铸造、数控加工等多工种综合训练的需要。建有机械测量、机器人、PLC、自动控制等70个实验室,建有模具冲压、柔性制造实习、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等38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职业技能培训点8个。与兰石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中国电信甘肃分公司、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元双日食品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协议共建96个校企合作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瑞士、古巴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我校积极开展在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开展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研修项目,有近百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学校被省上列为试点转型的六所高校之一,并积极开展了与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的交流合作,开展了与国内一些重点大学、企业之间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支持我校的转型发展。发起成立并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重视学生技能训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学术论文和科技制作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国家级奖励67项,其中,国家一等奖8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0项,省级奖励789项。在省人社厅进行的全省高校毕业生情况调查中,我校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各界的一致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在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开物成务、启智求真”的校训,大力弘扬“坚韧顽强、质朴无私、包容创新、和谐奋进”的办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创业与就业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团中央、中共甘肃省委等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立足甘肃、面向西部、服务企业,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人才兴校、文化荣校,努力创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数据更新至2016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