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4 12:20作者:李一老师
草果看起来像草,能长两三米高,活二三十年。红灿灿的果实结在根部,是上好香料。老县长挑三拣四,选中草果:一则气候湿润适合草果生长,森林是“天然凉棚”,不用砍树;二则草果是“懒庄稼”,群众易接受;三则作为调味香料,烘干后耐储存,市场风险小。
目前,独龙江乡种植草果4万多亩,人均近10亩。今年全乡草果收获近300吨,按每公斤六七元算,就是200多万!
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独龙族群众还靠救济粮,靠狩猎、打鱼、挖野菜果腹充饥;2010年前,大部分群众住的还是茅草房、木头房,人均纯收入不到900元。
种草果是门技术,播种、分株、除草、培土、排灌都有学问。老县长建起草果基地,分批手把手地培训村民。培训虽然免费,还是有人不愿来。老县长就自掏腰包,发工资请他们来管理草果基地——等草果苗长好了,再白送给他们。
马库村有放羊的传统,种下的草果被山羊啃个精光,有群众一气之下拔下来丢进火塘。老县长挨家挨户做工作,在村里待了一个星期,大伙儿才安心。
现如今,老县长又领着乡亲们种起了重楼。“独龙江雨多,草果开花时碰到下雨会减产”,老县长分析:“重楼不怕雨,大森林里长出的重楼最好了!”
“听说您还要搞‘独龙茶’?”记者问。
“谁说的?”老县长反问:“草果、重楼够奔小康了,计划一大堆,不如办一件实事。”
教育
老县长说:“没文化素质,独龙族还会返贫;独龙江不能再生产文盲和穷人了!”
他任县长时,全县财政收入一两千万,却用二三十万建了所完小。
在独龙江乡办九年一贯制教育,曾经是高德荣的一个“心结”——有件事刺痛了他。
独龙江公路绵延于森林密布的高黎贡山上,独龙族初中生以上的学子,都要翻山求学。一次贡山一中放寒假,独龙江公路勉强可以通行,80多个独龙族学生冒着封山的危险,徒步回家。
老县长闻听此事,让乡政府赶紧组织找学生。他也赶回乡里,几天才把学生找齐。
教育好孩子,也得教育成年人。
1997年7月1日,经高德荣等人多方奔走呼吁,群众盼望已久的独龙江公路开工了。贡山县原政协主席赵学煌任建设指挥长。高德荣建议:最后5公里,由独龙族群众组建一个工程队施工。赵学煌不敢答应。高德荣劝他:“正因为独龙族落后,才更需要学习经验技术,以后独龙江修公路,不靠他们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