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08 03:59作者:李一老师
江蘇地區1969年初上山下鄉时,不少知青只有十五、六岁,最小的只有十四岁,都是在校中、小学生或社会青年,屬于学龄階段的儿童、青少年。
他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回城后,大部分分配在社办集体企業或商业单位工作,職業的技术含量低,收入較低,工作环境差,當時已處于城市边缘群体。
九十年代初由于大批企业关停并转,许多知青被迫失业在家;有的知青雖能二次就业,但因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无技术專長,大都只能干一些脏活累活;很多都是路頭摆摊卖小吃、水果的小販;有的則当保姆、钟点工、踏三轮车等。
這類的所謂“二次就业”收入很微薄,难以养家糊口。
但许多知青迫于生计不顾年老体弱还要打工挣钱,處境十分艱難。
其中也有少數知青不甘现状,奮發向上,参加自学高考、电大、职大、函授等,重新走进课堂学习,经过拼搏努力获得大专文凭,或学到新的专业技术,跻跃到机关、学校、央企工作,改变了自己命运,獲得較好待遇。
这部分人多為學校校长、企業厂长、干部、教师等,退休金相对较高,生活境况也相对较好。
五、知青养老困境的原因
中国地广人多,国情复杂,进入老年社会后面临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多,当局和社会都深感困扰。
就知青养老问题而言,笔者认为当前存在“四大缺位”,即主体缺位、政策缺位、资金缺位、资源缺位;还有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
(一)养老主体缺位
中国传统历来强调“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
人进入老年必然产生依赖感,究竟能依赖谁?80年代曾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90年代变成,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新世纪后大家的共识是,养老不能靠政府。
中国传统的养老理念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对当代的中国社会已不现实。
因为1979年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普遍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三口小家庭,他们的独生子女婚后呈现“4+2+1”的倒三角模式。
一对年轻夫妇要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自己还要工作挣钱,导致很多年轻家庭负担很重,照顾老人往往力不从心。
有人戏称,中国独生子女的一生是:无比幸福的童年;无比沉重的中年;无比凄惨的晚年。
在当今中国,要实现“养老靠社会”是很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