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9 15:35作者:李一老师
也有例外,但是大部分往往都逃不出这个怪圈。就像周一晚上辉哥说的一样,最多你比自己父辈的生活上一个台阶,想要一步登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很多东西都需要一代代去积累。贫穷,穷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是思维方式;所以给一个乞丐1000元,他基本上去美美地吃几顿,然后接着去乞讨;而不是想着如何利用这笔钱,让自己摆脱乞讨的生活。
【PointTwo】
一个人有无目标,以及目标的清晰度和坚持决定了一生的潜力。
John,小时候读金融时报,准备大学读剑桥法学院,以后当诉讼律师,后来想从政。9岁时父亲去世,但除了最后从政的想法没有实现外,其他的都按照他小时候的计划实现。娶了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家庭和保加利亚有渊源。
如果说John的发展是因为家境不错,可以看看父亲是街头骗子的Tony。要当赛马师,15岁辍学当骑师。后来学出租,很快有了自己的出租车;买了第二所房子,在西班牙买了度假屋。想做的事情都按计划去做了,而且最后也都做的很好。
再看看其他人,有的想早点结婚。如愿以偿,有了几个孩子,后来基本都离婚;生活大都不如意。
不论有没有看过这个纪录片,我们都不愿意每天在不开心中度过,不愿意自己的生活乱的一团糟;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自己喜欢从事的事情,过着舒适的生活。早期的环境已经无法改变,设定一个想要的目标,不断朝着目标前进,哪怕最后没有达到目标,我们也是在离目标较近的地方,而不是在远点转圈。
这样,等到了56岁,或者是自己的下一个7年后,脸上写着肯定自信与从容。
导演从这么多年看出了什么,他只留下片尾一句话:“Givemeachilduntilheis7,andIwillgiveyoutheman”。
56up纪录片观后感(3)
这是一部让人由衷赞叹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题材和视角,成为影像纪录史上的奇迹。
1964年,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MichaelApted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决心拍摄一部反映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于是他采访了一大批英国各地的7岁的小孩,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采访他们谈及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心中的愿望,最终选定了14个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长系列之7岁篇”。以后每隔7年,迈克尔·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当年那14个孩子,记录下此时的他们,7年时间的人生历程,7年来的他们的人生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