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09 22:55作者:李一老师
农村如何脱贫?农村基层党支部该发挥怎样的带头作用?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撰写的《塘约道路》(人民出版社出版),叙述了贵州安顺平坝区塘约村,在一场大洪水洗劫了这个村庄后,大家投票选择了土地确权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的模式,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规模化的运输、装修、种菜,还用“全村酒席统一办理”来正村风。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人均收入从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170万元。外出打工的人们纷纷返回家乡,塘约不再是“空壳村”,人们充满希望地劳动着,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身。《塘约道路》感情真挚、有血有肉,语言质朴,内容更是发人深省,深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说,这篇报告文学,树立了一个中国当代扶贫攻坚的典型,让人震撼思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给人民以希望。塘约的脱贫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真正脱贫。
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认为,塘约达到了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利益统一。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应该明确承包制的必要性,塘约是在承包基础上的推进、完善,不是简单地重回集体化。专业化生产才能让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守英教授表示,塘约经验一是对农民和集体关系的变革。过去的集体制是模糊产权界定,这里是全面的产权确定;二是对公与私问题的触及,承包制解决的个人利益,但集体公有财产的归属没有顾及;三是产业分工合作,规模扩大,具备发展前景;四是村治和党支部的关系,新的村规民约,结合了传统的村治和共产党的管理,值得关注。
连日来,由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报告文学家王宏甲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塘约道路》一书,在社会上尤其是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不小的涟漪。该书紧扣时代的脉搏,以扶贫攻坚为主题,反映了当下贫困村里普通老百姓的脱贫故事。我们关注和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看故事的表象,更要读懂其给我们带来的双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