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26 23:21作者:三水老师
四、推进协调发展,整体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围绕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布局。
中心城区要因势利导、凸显特色,全面提升品质和能级,着力集聚高端现代服务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注重培育文化内涵,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繁荣繁华的现代化城区。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盘活用好存量土地资源,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降低建筑容量和建筑高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附加值。深化拓展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更加注重整体规划、成片成街坊保护,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加快虹桥商务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区、前滩、徐汇滨江、临港等六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注重提品质、强功能、出形象、重效益。积极推进桃浦、南大等重点调整区域转型升级。依托中国商飞和浦东国际机场优势,高起点推进航空城建设。
郊区要把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放在首位,突出腾笼换鸟、存量调整、提质增效,在建设用地减量化、淘汰落后产能、生态环境建设上为全市作贡献。
坚持产城融合、功能为重、环境为先、聚焦重点,按照街坊要小、路网要密、公共空间要多的要求,积极有序推动郊区新城加快建设。充分发挥镇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枢纽和重要载体作用,全面完成全覆盖、分层次、可实施的镇村规划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各类新市镇、集镇、撤制镇和中心村。
(九)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统一规划、整体谋划、协调推进,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郊区人口集聚地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向郊区倾斜、执法管理力量向城乡结合部倾斜。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广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绿养地,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带动农村生活方式转变,进一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深化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污染源头控制和治理,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注重保护传统江南乡村特色,让农村更具乡土韵味、更多自然景致。加强精准有效的职业培训和就业促进,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村综合帮扶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消除经济薄弱村,加大对纯农地区、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