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5 16:58作者:王新老师
2、草原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
从2003年自治区提出民族文化大区战略以来,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发展。全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提升。2004到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速为25%,高于同期全区GDP增速12个百分点以上,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同期增速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已建成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较好地发挥了集聚带动作用,也为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激发了文化产品生产创作活力和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了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文化“走出去”战略成果累累,舞蹈剧《草原记忆》、大型民族歌舞《一代天骄》等民族精品演出和草原题材的图书和电影均受到全国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艺术演出方面,全区各级表演团体也赴国外进行演出交流。草原文化事业发展格局良好,势头正劲。
3、以草原文化为主题和特色的文化交流影响广泛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全区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草原文化的现代阐释,推出了各类艺术精品。从1981年内蒙古电影制作厂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阿丽玛》问世,全区影视创作者共创作影视剧近400部,先后夺得国内外奖项150余项。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是内蒙古文学繁荣发展的两个时期,引发了关于“草原文学”的讨论,草原文学创作一片繁荣。内蒙古杂技团自1979年到2016年,在国内演出170多次、国外演出40多次3000多场次。与此同时,文化理论研究、论坛、研讨活动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智力支撑,也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品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内蒙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自治区组织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谋划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项目,加强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蒙古草原文化“走出去”,提升内蒙古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4、文化政策和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支持。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部署,制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试行)》(内政发﹝2003﹞93号)和《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内政发﹝2003﹞62号),内蒙古文化建设驶入了快车道。2005年,自治区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九个一批”的要求,即“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创作生产一批文化精品、培养一批文化人才、抢救保护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推出一批文艺团体、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乡、建成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团。”自2006年全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了出版、发行、影视、广电网络、文艺团体和管理体制改革,得益于文化市场的开放,才使得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自治区出台“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内蒙古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