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7 17:48作者:王华老师
3、在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老师们广泛采用。可是时下不少教师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片面地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甚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简短,讨论、研究匆匆;二是合作的问题没有建立在个体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只要一有问题,教师就立刻组织合作解疑;三是合作的目标不明确,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合作思考,合作学习成为走形式,无实际意义;四是合作的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是优生包揽全场,学习能力较弱、反应较慢的学生则过于依赖,一部分则盲从;五是没有形成合作的机制,让学生分组围坐,成员分工不明,结果乱哄哄一团,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由放任的状况。
二、原因分析
1、教学环节的形式化。
基于新课标,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只注意优化教师的教学环节,而很少考虑或忽视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做法。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总是由形式出发,由形式决定内容,而不是由内容决定形式。为了讲得清楚、精彩、透彻,学生听得懂,记得牢,教师必然要多讲,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热闹,就必然要多启发,多提问。为了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有可能进行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但又是匆匆忙忙,蜻蜓点水,一闪而过;为了体现教学过程中现代媒体的使用,在并不复杂的语文课堂是滥用电教媒体,以此来代替学生理解、思维过程,甚至在短短4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背景介绍、图片欣赏、内容展示等代替了学生认识事物,内化语言的时间与过程,很少顾及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少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尤其对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协调发展更是顾及甚微,使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示范,学生观看;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模式;跳不出教师讲解以传授知识,学生练习以形成技能、能力提高自生自灭的基本格局。也难怪听到老师经常埋怨:讲了多少遍,学生还是不懂。
2、传统教学理念的潜在影响。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分析、串讲、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主导”与“主体”内涵和外延始终把握不准。这使许多教师形成了以分析课文的方式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误区。在课堂里,似乎觉得教师分析多、问题多,“主导”作用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回答正确,课堂气氛活跃轻松热闹,“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展示。其实,这种现象局限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师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是一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现象。因为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自己的阅读分析,加上“参考书”的帮助给学生设计的一条通向已定答案的小径,并巧妙地引导学生找到答案,这样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岂不知这种教学方法恰恰把语文阅读教学引入死胡同,这样的教学纯粹是无效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