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15 15:22作者:李天扬老师
作为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的一种有益探索,近年来,“党员主题活动日”在各地风生水起。然而,像安阳市文源社区,党员学习日12年坚持不辍,内化为社区党员的习惯,外化为社区治理“臂膀”的并不多。一个学习日的小支点如何撬起社区治理大格局,其经验值得深思。
支点要找准发力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作为最基层,头绪多、压力大,却人手少。而另一方面,社区党员的主体是离退休干部,他们素质高、能力强,退休在家反而寂寞。如何互通有无,“化闲置为财富”。社区创新党员学习日形式,让这些党员有了发挥余热的舞台,让管理服务力量得到扩充,党员的成就感与群众的幸福感也实现了同步提升。
支点要支得牢。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是许多基层党组织的通病。三分钟的热度谁都有,12年如一日坚守就不容易。学习没场地,想办法坚持!社区党员成分变了,骨干传帮带坚持!照顾孤寡生病老人,义务巡逻看家护院,党员们相互扶持着坚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在这鸡毛蒜皮的一件件小事里,在冬去春来的一天天岁月里,体现出来,温暖群众、激励自己。
支点要有情怀。组织生活融入文化,有温度就能感动人心。文源社区地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的组织生活也带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社区党总支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犹如慈母对游子的牵挂;对卧病在床的老党员定期看望,带去学习资料,是一种敬老爱老;谁家有病有灾了捐钱捐物、跑前跑后,是邻里相助、和谐仁爱。党建和传统美德交融在一起,弘扬了优秀文化,这样的组织生活怎能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呢?
每月13号,河南安阳市普通党员肖书斌夫妻俩都会起个大早,转两趟公交车,花上近两小时,回到曾经居住的殷都区铁西路街道文源社区,参加社区的党员学习日。
像老肖夫妻这样,家搬走了但不愿转组织关系,月月按时回来参加党员学习日的党员,在文源社区并不鲜见。12年来,每月一次的党员学习日是文源社区的“大日子”,更是社区不少党员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
开展伊始,社区居委会只有9平方米的办公室,党员学习日没有专门的场地。党员们经常搬着小板凳,在树荫下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上级党组织文件精神,讨论支部建设、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等事项。直到有了4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学习活动室,党员学习日偶尔推迟,但从不间断。今年9月13日,社区第三支部书记、81岁的老党员马清顺老伴儿当天要出院,但老马还是先给支部党员讲完党课,才去了医院。“学和不学不一样。上完党课后,很多党员排着队交党费!”老马对此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