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7 16:58作者:王华老师
读《梁家河》,就是要发扬习总书记融入群众、埋头苦干的良好作风。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磨砺了青年习近平的意志,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也培养了他求真务实的作风。他曾说过,“我就是一个农民。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这里,他同乡亲们一起挑粪拉煤、拦河打坝、建沼气池、吃玉米“团子”。在这七年的生活与工作之中,习近平迅速成长起来。他把个人生活融入梁家河村民的生活中,同时也把个人责任与村民生存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担任党支部书记那一天起,他就把村子发展的责任担在了肩上。正如他所说的:“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
读《梁家河》,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心系群众,复兴民族的伟大情怀。他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习近平同志曾先后给梁家河的村干部写了四封回信。每当得知梁家河有了新的变化,他都感到非常欣慰。1993年9月在福州工作期间,他曾回来探望梁家河的父老乡亲。2009年他在延安视察工作,休息之余,他与当年的村民代表一起,共话乡土情谊,共商村子发展之计。2015年2月13日,他专程回到梁家河看望村民,走田间、上地头,挨家挨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为解决贫困问题出谋划策。当晚,他在延安主持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国贫困地区脱贫问题确定了大政方略。他走访的是梁家河村民,牵挂的是全国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温饱问题、富裕问题。热爱人民成为他一生追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他的心目中,人民重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最为伟大。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领老百姓奔好日子。
梁家河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形成的七年,是他认识中国社会的七年,也是他树雄心、立壮志的七年。他始终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学习、实践、创新,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学习,不忘初心,时刻提升自己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在读书中修身,在实践中锻炼,在奋斗中成长。用《梁家河》中蕴含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为全县脱贫摘帽、追赶超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